電商們的幽怨勁兒
卷首語
新經濟自橫空出世以來,一向是席卷一切、顛覆一切、藐視一切的氣魄,這樣的特點在電商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隻不過,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中國製造加快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習慣了氣勢如虹的電商們突然有點“不太自然”。
無論是台麵上還是台麵下,這種“不太自然”的情緒日益累積,向內蔓延,呈現出一種不由自主的幽怨勁兒——我們消化著這麼多中國製造過剩的生產力、沉澱著這麼多就業機會、培育著這麼多產業鏈的茁壯成長、甚至還被強加了很多本不該是我們獨立承受的各種指責乃至“刁難”……我們容易嗎我們?這公平嗎這?
無疑,今天的電子商務對中國經濟做出了比以往要多得多的貢獻,相應也具備了更大的經濟張力。“電商化”已經成了近些年間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趨勢:2014年全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達到2.8萬億元;中國電商交易規模和創新應用再創曆史新高,網絡交易量直線上升,社會零售品消費市場“電商化”比重首度超過10%,從2010年的3.3%增長到了2014年的10.5%。
另外一方麵,京東和阿裏巴巴在2014年先後分別登陸納斯達克和紐交所,其中阿裏巴巴在紐交所的IPO融資額超過250億美元,創造了世界證券史上規模最大的IPO紀錄。在資本市場上如此搶眼的表現,不僅讓他們一下子多了上百億美元的賬麵財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層麵上,給劉強東和馬雲鍍了厚厚的好幾層金,他們據此又完成了一次成長的蛻變,自信心倍增。
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難移並不代表不移。東哥的從容在“奶茶事件”的持續傳播中展露無疑,事件本身到底怎樣其實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強東這個名字的曝光量。而“教主”馬雲則離神更近了一步,他在去年10月蒞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曾做過這樣一段精彩論述:“如果你的客戶喜歡你,政府就一定會喜歡你。過去12年我跟政府的關係是,我們一直在戀愛,但是我們不會跟政府結婚。永遠是這樣,我愛他們。”
自信心、市值以及被需要程度的驟增,其實本就無助於消除始終存在於中國電商行業內的種種頑疾,大潮滾滾,泥沙俱下,自然現象而已。這些問題的解決並非一日之功,更不是電商們以一己之力就可以解決的,反倒是,不平和的心態和不滿意的現實之間的落差變得更大,並由此加劇了電商們的幽怨情緒。
但難解並不代表無解。與其坐而幽怨,逞口舌之快,到不妨踏踏實實幫助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進程多出點謀、劃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