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人物(1 / 1)

著名經濟人物

色諾芬

色諾芬(Xenephon,約公元前430~前354)是古希臘著名的奴隸主階級思想家。生於雅典的一個奴隸主家庭,是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他也是最早使用“經濟”的人。

色諾芬寫過許多著作,如《經濟論》、《雅典的收入》等,他重視農業而輕視手工業,稱“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他認為,奴隸主的任務在於管好自己的莊園、財產,使財富不斷增加。他發現財物有兩種用途,一是使用,二是交換。他還看到了商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時,價格會上下波動。此外,他還論述了勞動分工的必要性,一個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藝,而且專門從事一種技藝會造得更多更好。這也是他的一大貢獻。他對貨幣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白銀可隨時購買商品,因此人們不會嫌多,如果有人覺得太多,可以把它貯藏起來。這為以後的學者研究貨幣提供了一個好的思路,但其學說畢竟有很大的局限性。

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Smith·Adam,1723~1790)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理論體係的建立者。他的理論成為後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來源之一。他於1751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講授過邏輯學、神學、倫理學、政治學等。他所講授的政治學,包含了經濟政策和政治經濟學的許多問題,1767年他專門從事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他於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集中體現了他的經濟思想。

他在這部著作中,克服了重商主義和重農學派的缺陷,第一個係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分析了價值規律的作用,通過對工資、利潤、地租三種收入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的根源。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的偏見和曆史局限,沒有最終揭示出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然而,他的理論在西方經濟學界仍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