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外事交往禮儀(4)(3 / 3)

(5)跳舞時,應注意舞姿,舞步不宜過大。男方的右手應在女方腰部正中,不能超過女方腰的正中。

(6)自己不熟悉的舞步,不要下場。

(7)跳舞時不得吸煙,不能戴口罩,不允許大聲喧嘩。

各國手勢趣談

語言是人類的重要溝通工具,但是除了語言以外所謂的肢體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無所不在的,它不但豐富了語言的內涵,也常常能更加加強了人們傳達的意願,有時更能無聲勝有聲的巧妙地表達了信息並且留給對方更大的想象空間,因此在涉外交際中還要了解一些各國手勢禮儀的知識。

以歐洲為例,意大利人公認是最善於肢體語言表達的了,除了可歸功於羅馬文化乃源自希臘文明而希臘文明又與戲劇關係密切外,手勢與民族性、地域性也有著極其緊密的關係。

古希臘時代戲劇表演十分普及,可以說是居民重要的生活之一部分,每當夕陽西沉,夜幕降臨時,人群自然而然會往露天劇院聚集,在台下沉醉於舞台上演員經由戲劇之形式傳達之各種有關曆史、文學、神諭等信息。

而由於當時劇院均為露天式,而觀眾人數又相當多,所以除了以精巧的劇院設計以讓舞台上演員之聲音可以傳達至各角落外,也規定最多同時隻準三名演員同時登台,更隻準其中正在說話的演員用肢體語言加強表達,其餘台上演員隻準站立原地不得移動也不得動作,這是為了方便坐在遠處的觀眾能夠認出到底是誰在說話。

由於希臘戲劇早已溶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論舞台上的話語、台詞。以及幫助表達的肢體語言都被大量引用,也自然成為人們平日溝通時的表達方式了。

因此由希臘文化至希臘殖民地文化,再至羅馬文化,而羅馬文明藉由帝國的影響力又擴及至歐洲以至中東,北非地區,但也由於各個民族俗不同,手勢之使用以及表達方式也就不相同了。

以下是關於手勢的幾種分類:

1.豎大拇指餘指握拳

大多數是表示自己對某句話或是某件事之激賞,也表示對他人之舉動感謝、感激他為你所做之事,也表示準備妥當,例如籃球比賽時裁判會一手執球,一手豎大拇指表示一切就緒,比賽可以進行了,這是源自飛機駕駛員在飛機升空待發時,由於引擎聲音巨大無法與地勤人員溝通,於是就用豎大拇指的方式表示:我已經準備好了!

2.豎大拇指餘指握拳朝上,大拇指則朝向手體之右方

這也幾乎快要變成世界語了:搭便車,有些更細心的搭便車者若再用左手執一張前往地名之紙卡,以方便好心人士不用開口就能知道搭車者的目的地。

但是在希臘,此種手勢卻如其他國家的豎中指手勢一般,所以若在希臘搭便車時,就必須換成另一種手勢了,以便駕駛停車後不是讓你搭便車,而是一陣咒罵。

3.食指撚麵頰

若用食指指向自己的太陽穴撚動並以不屑眼光瞪向對方時,表達的意思就是:Areyoucrazy?你瘋了嗎?這些手勢在歐洲的馬路上常可見到,例如說有行人在紅燈時闖越馬路,被迫緊急剎車的駕駛多會直覺以手勢表達,如此雖不用搖下車窗破口大罵,也可一樣辱罵對方。

如果手指往下移至臉頰時則代表了對女性的讚美,意思是,你很迷人!你很有吸引力!

4.V字手勢

這也早已成了世界語了,源自於英國,因為V字在英文中代表了勝利Victory,所以以V向人表達了勝利之歡欣意義,用此手勢時需以手指背向自己。

但在希臘用此手勢時則必須把手指背向對方,否則就表示汙辱,輕視對方之意。因為在希臘一般V字手勢代表了視對方為惡魔,邪惡之人。

5.OK手勢

毫無疑的這也是世界語了,以英文字母O與K連結而成,表示沒問題,準備妥當一切就緒,也有我很好、沒事、謝謝你的關心之意。但是在法國南部地區OK手勢則表示零之意,表示某件事情不值一提,表示自己的不讚成。

在中東以及北洲地區,如此手勢則象征了孔或洞,有明顯同性戀的意涵,如果在酒吧等公共場所,有人向你示此手勢,大概就是同誌之間尋找伴侶的手勢了,千萬不要回以豎大拇指的手勢,也不要以為他向你比OK,你也禮貌性的回以OK。

6.聳肩

以美國人最流行,表示無能為力,莫可耐何,以及愛莫能助的意思,搭配者瞪大眼睛,雙手一攤之附加動作,便為傳神。

7.豎食指

這是一種吸引人注意之手勢,可以說是英文Excuseme!之意,所以在開會時,若有人舉手豎食指,即表示有意見要發表,這點與我國舉手手掌伸平狀不一樣。

在餐廳等公共場所召喚服務人員時,也可以使用此一手勢,但是不要加上打手指響聲,如此比較不禮貌。

8.飛吻

飛吻之來源十分古老,據說最早源自希臘,希臘人在向天神祈福時,通常先會攤開雙手雙臂,臉朝向天空向神祈禱,之後再用飛吻之手勢拋給天上諸神,以表示喜歡、敬愛之意。後來再在16世紀時傳到了西班牙宮廷,再傳至英法、意大利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