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交談禮儀(2)(1 / 3)

四、公關場合談話應注意的事項

第一,談話時,現場超過3人時,應注意和在場的所有人攀談,不要隻顧與一、兩個人談話而不理其他人。注意不要一人說得太多,應給每個人以發表意見的機會。

第二,要善於聆聽對方談話,不可輕易打斷別人發言,特別不要老看表、隨意走動、打哈欠等。這顯得煩躁,而不重視對方。

第三,交談時遇有爭論,注意以禮相待,不要惡語相加,不要使用挖苦、諷刺的語言刺激對方。

第四,到人家去做客交談,一般以不超過兩小時為宜。如主人沒有主動邀請您就餐,應在開飯前一小時左右找借口離開,不要等馬上開飯時才起身告辭。

人際交往中的禮貌修養

在交談禮儀中,禮貌修養占很重要的位置。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對他人有很強的交往引力,人們樂意與他交往;有些人卻缺乏這種交往引力,人們不願同他交往;有些人在他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人們非常信任他、崇拜他;有些人卻在他人的心目中威信很低,人們輕視他。在公關活動中,就是談同樣的事情,有些人很有能力促成談判成功;有些人卻時常使談判陷入僵局或者談判失敗。以推銷為例,推銷同一種商品,有些人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購買欲望,使產品很快就推銷出去;有些人卻激不起人們的購買欲望,推銷失敗。所有這些截然相反的結果,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一個人的禮貌修養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人的禮貌修養主要表現在服飾衣著和言談舉止兩個方麵。一個人的服飾衣著往往代表一個人的身份,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衣著。比如,有客人來訪,穿著睡衣接待,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應當衣著整齊地待客。假如給客人開門時穿著睡衣,應當讓客人在客廳稍等,自己去換上比較整潔的衣服。服飾衣著要與環境場合相適應,正式的場合要穿莊重的衣服。日本人特別注意到這一點,雖然日本和服漂亮,又有其特色,但正式場合中日本人也很少穿和服。

言談舉止也能反映一個人的禮貌修養程度。去拜訪別人時,應考慮拜訪的時間;乘車時,要讓地位高、年齡大的先上,下車時,自己先下來給他們開門;同婦女一塊上樓時,男子應走在後麵,下樓時走在前麵;同熟人見麵時,要主動打招呼,別人同你打招呼,應立即回應;同他人談話時,要注意用詞,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話等等。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一個人的禮貌程度,人們總是願意同彬彬有禮的人進行交往,不願同不懂禮貌的人打交道。一個人的禮貌修養是逐步養成的,所以在平時就要注意養成一些好的習慣。

1.養成關心人的習慣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注意自己,關心自己,喜歡自己,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注意別人,關心別人。這就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總是樂意同關心自己的人交往,所以,經常關心他人的人在人們的心目中的威信就高。在他人陷入困境時,我們能及時加以幫助,甚至一句關心的話,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平時,如果我們能對他人一些細小的事情加以關心,比如提一個好的建議,對他人好的言行加以讚美,見麵時說聲“您好”,分手時說聲“再見”,都會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都能使人覺得你非常有禮貌。要養成微笑的習慣。人們有一個非常動人的表情,這就是微笑,生理學家指出,人在微笑時麵部肌肉有13塊在動,而人在皺眉時,有47塊麵部肌肉被使用。微笑是一種自然的表情,能夠使他人感到愉快。我國一家公司在其廣告中曾這樣寫道:它不費什麼,但產生很多;它使得者受益,施者不損;它發生在瞬間,但回味無窮;沒有富人不需要它,也沒有窮人不擁有它;它給家人帶來歡樂,給事業帶來興旺,給朋友帶來愉快;它使疲倦者得到休息,失望者見到光明,悲哀者看到希望,它是消除痛苦的天然良藥。它不能買,不能求,不能借,不能偷,因為在人們擁有它之前毫無價值。假如在購買的最後一分鍾的忙碌中,我們售貨員因過分疲勞未能給您一個微笑,那麼我們是否可能請您留下您的一個微笑呢?可見,微笑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適時地對他人報以微笑是有禮貌的表現。

2.養成善於交談的習慣

在交談中,一個人的禮貌程度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所以,要掌握一定的交談藝術。交談包括聽和講兩個方麵。首先要學會善於聆聽。在別人講話時,要認真地聽,切不可隨便打斷他的話,並且,要對他們的話有所反應,或點頭稱是,或擊掌稱好。仔細聆聽對方的話,能給對方以自信的感覺,是禮貌行為的表現。其次,要善於講。講話要有主題,注意邏輯,不可話說得不少,然而天南地北,羅裏羅嗦,讓對方摸不著頭腦,特別應注意的是,要多講些對方比較感興趣的話。

總之,禮貌修養是交談禮儀中必須注意的一方麵,一個人的程度會影響到他的社會交往,如果我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各種好習慣,有禮貌地同他人交往,周圍將是一個多彩的世界。

交談中的語言藝術

在交談活動中,講究一點語言藝術可以使交談禮儀做得更到位。這裏隻對詢問以及稱呼的語言藝術進行些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