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嫁一個如意郎君(2)(3 / 3)

調查結果是,這些男人中有3/4選擇沒人愛他的世界。一些男人更直接地表示:“我寧願娶一位尊重我但不愛我的妻子,也不願意和愛我但不尊重我的妻子生活。”而相同的調查內容,女人的答案完全不同,如果一個妻子得知丈夫“尊重她但不愛她”,會覺得備受傷害。

尊重丈夫就意味著不過度批評他,不侮辱他,當然也不嘲笑他。男人拚命在外工作,為的就是得到妻子的尊重。在生活中,如果你冒犯了對方,那麼找一個適當機會及時道歉,以設法挽救過失,讓他知道你後悔做了那些事。

“道歉從沒有讓我感到丟人”,這是丘吉爾說過的話,有一定道理。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你尊重他越多,他就會為你做得越多。

尊重是一個男人最深層次的價值需求。在婚姻中,妻子並不需要通過命令達到自己的目的,隻要給予丈夫足夠的欣賞、尊重、感謝,他們便會樂於幫忙——這是男性的天性使然,被所愛的人尊重、肯定,是他們動力的源泉。

不要把離婚當口頭禪

我的手機裏常常會收到有趣的短信:

以前提到結婚,想到天長地久;現在提到結婚,想到能撐多久!

當初結婚,說是看上眼;後來離婚,說是看走眼!

以前的人,視婚姻為一輩子;現在的人,視婚姻為一陣子!

把這些短信當笑話看,真是每條都很有趣;但是從嚴肅的一麵來看婚姻,每條都讓人憂心!國人對婚姻的態度,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有人在北京做過一個關於離婚的調查,發現現在的“家庭瑣事”,成為離婚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離婚的理由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這是個令人擔憂的警訊!它動搖了婚姻的神聖性,也摧毀了婚姻的價值觀。婚前我們強調的是自由與權利,選擇你所愛的;婚後更多強調的是責任與義務,愛你當初所選擇的。婚姻不是兒戲,雙方對婚姻均應有份尊重。但現在很多時候,夫妻之間隻是因為一些小矛盾,但是彼此賭氣,再加上任性和不認輸的性格,誰也不肯先向誰低頭,輕易就說出“我們離婚吧”,另外一個人接著就說:“好吧!離就離!’,就這樣輕易地離婚了!這在過去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現在大家卻對此習以為常了。好像隻有離婚,是唯一能夠了斷一切不和諧因素的途徑。離婚幾乎成了一種趨勢,甚至有人調侃說,現在見麵的問候語不再是“你還好嗎”,而是“你離了嗎”。這是一種不良的社會現象,也是對自己人生一種不負責的表現。

輕率的離婚和輕率的結婚一樣,受傷害最大的是女人和孩子。我常跟朋友講:“如果你們的婚姻發生了危機,真的要離異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在孩子13歲到18歲之間。”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的青春期,孩子思想還不太成熟,叛逆心又重。夫妻間的諸多爭執與衝突,孩子都會看在眼裏,他會覺得:“你們這樣恨對方,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還要生下我?”認為自己是個多餘的人,結果他不僅恨父母,而且恨自己,更可怕的是恨社會,恨所有的人。這在孩子青春期的發展中,極有可能會造成人格的扭曲,對未來一生的發展影響甚巨。

在美國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13歲左右時離婚,因為離婚時雙方都是以非常激烈的方式進行,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造成了很大的陰影。後來她兒子永遠是斜眼看人,目光中充滿了仇恨和敵視,真是把孩子的一生都毀了。

詩經上對婚姻的祝福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意思就是說: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到終老。這是何等神聖的宣告,何等動人的情操!

民國初年,白話文的先驅推動者胡適先生,無論在學術上、思想上都是位受人尊敬的人,他的婚姻更是讓人敬佩不已。胡適早年留學美國,一生得到35個榮譽博士學位,中西思想並容,學貫古今。在他留美期間,奉母命回國結婚,他的妻子江冬秀,不但沒進過學堂念過書,還是裹小腳的。他們的婚姻完全是舊式婚姻,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兩人之間相差都很大。而且當時胡適心中,已有心儀的對象。但是胡適既沒鬧家庭革命,也沒鬱鬱終生。他奉母命成婚,最讓人感到欽佩的是,他這一生都和江冬秀相持相依,他教妻子讀書寫字,妻子用心料理他的起居生活。他尊重他的妻子,和她牽手到老。他曾說過:“我是為親情結婚的,而不是為愛情結婚的。”胡適對婚姻的態度,情操高貴讓人感動,和同一個年代的徐誌摩對待婚姻的態度迥然不同。這也看出,不平凡的人物皆有其不平凡的胸襟氣度!

有一首很動人的流行歌曲叫《最浪漫的事》,歌詞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裏的寶……”

這就是不離不棄的婚姻態度,是對婚姻的忠貞、對婚姻的負責,同時也享受到婚姻生活所帶來的美好人生!

推動雙方的“互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