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談的基本禮儀

教師言談的禮儀

言談是一門藝術。它和所有的藝術一樣,也可以通過經驗和實踐而得到提高。經驗非常重要,因為融洽交談的最大障礙就是羞怯,即使是最有知識的人,遇到陌生人時也會難以開口。書信可以先打草稿,反複修改,直至滿意,而談話則是隨口而出,說錯了也無法收回。一個擅長談話藝術的人,首先應該使人輕鬆自如,毫無拘束。在呆板做作的氣氛中,談話很難流暢活躍。一旦掌握了使談話輕鬆自如的藝術,也就有了愉快流暢的談話。沒有什麼能比真正融洽愉快的交談更能使聚會氣氛快樂怡人的了。一些人扮演談話的主角,另一些人則是聽眾,但是,隻有懂得如何去鼓舞主角的聽眾才是好聽眾。

在正常的人際交往和社交中,交談是必不可少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同樣一種意思,話有三說,語言有美醜、文野之分別。恭敬有禮的話語溫暖人心,能提高語言的交際效能,美化人的生活;惡語傷人、語言粗野、強詞奪理不僅傷人的心,而且會敗壞社會風氣,使人與人之間冷淡、刻薄起來。談話中的禮儀禮貌要注意哪些呢?

1談話時態度要誠懇、自然、大方,言語要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精力要集中,不能東張西望和兼做其他事情。也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小動作,如玩弄指甲、擺弄衣角、搔癢癢、抓頭皮等,這樣做不僅失禮,也使自身顯得猥瑣。談話中打哈欠、伸懶腰或不等人說完,視線和注意力就轉向他方也是不禮貌的。

2要注意聽取對方談話,以耐心鼓勵的目光讓對方說完,自己不時應以“噢…唔…是嗎…”等語陪襯。對方在講話時不要輕易打斷或插話,不管對方態度或談話內容,中間插話打斷,搶過話頭等都是不禮貌的。插話如果違背了對方原意或插得不著邊際則明顯表示出不尊重甚至揶揄的味道。如果因未聽明白或了解情況而必須插話,應先征得對方同意,如用這樣的方式:“請等等,讓我插一句”,“請允許我打斷一下”,“請讓我提個問題,好嗎?”這樣可以避免使對方感到你輕視他或不耐煩之類的誤解。話聽不明白就下結論,在違背對方原意的情況下就發表你的意見是粗魯無禮的,常常會引起爭執而導致不歡而散。

3對長輩、師長、上級說話,要分別注意以相宜的禮貌,表示尊重,但要保持人格平等,對下級、晚輩、學生則要注意平等待人和平易近人。男女之間談話要注意文雅,對不熟悉的異性不能開過份的玩笑。公眾場合言談和舉止要文明,說話要文雅讓人,幽默不可過度形成油腔滑調,也不能旁若無人的高談闊論,大聲說笑。讓人產生“這是個油嘴滑舌的家夥”的印象是很糟糕的。

4談話時不可用手指指人,可作手勢但不可幅度過大,指手畫腳也是失禮的。大驚小怪,過分緊張,失口失態都是不禮貌的。談話決不可以刻薄尖酸,也不可以喋喋不休地沒完沒了,不可以一言不發,也不可以表示出無事不知、無事不曉的“萬事通”的姿態。這會使人對你敬而遠之。

5如果你同時與幾個人在談話,要當好主角。不要把注意力隻集中在你感興趣的一兩個人身上,要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冷落了任何一個人都是失禮的。傾聽別人談話時除注意正在說話的人以外,目光也要適當照應一下其他人,交換一下目光,要盡量啟發不愛說話的人並使他開口。啟發時不要用提問的方法,這樣會使其更難開口。要用一些使其便於開口的話題,如:“記得上次我們在公園見麵是怪有意思的。”而不是這樣啟發:“我們是上個月在公園見麵的吧?”

這樣他除了回答一個“是”還能說什麼呢?

6當碰到意見不一致時,應保持冷靜,或一笑了之,或回避話題。如果是一件非說清不可的事,一般應在肯定對方意見中正確的部分,或替對方找出客觀理由以後以委婉或商量的口氣說清楚。不要直說:“你不懂”或“你不知道”等。

7一般男性不要插入婦女圈內談話,也不要與婦女長時間攀談或耳語而引起別人的側目。

8不可出言不遜、強詞奪理,不可揭人短處,不可談人隱私,不可背後議論人。更忌撥弄是非,不說荒誕離奇、聳人聽聞的事,不搞小廣播以充“消息靈通人士”。

9切忌以下語言垃圾:

①髒話,罵人的話。動輒張口“他媽的”,閉口“王八蛋”的語言是決不能允許的。

②粗話、野蠻話。張口就是“老子”、“老娘”的人是不會為人所看得起的。“婆娘”、“老家夥”、“笨蛋”、“混蛋”之類的語言也是不可出口的。

③傷人的惡語。如:“你耳朵裏塞驢毛了”,“你長眼睛沒有?”等。

④強詞奪理,無理“窮攪和”,常以無理的排子槍式連次反問,其實是強詞奪理地把一句話成百遍地重複。

講話要簡單明了,以便讓人能很容易地跟上你的思路。在討論技術問題時,要用在場的人都能聽懂的普通話。有些人的交談能力值得我們學習,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傑出的研究員多納特·高菲。多納特是分子遺傳學家,其它方麵的知識也很淵博。餐桌上任何人問他“你是幹什麼的?”他都能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回答。生物遺傳及DNA工程是極其複雜的領域,但他總是能解釋得迷人易懂。他的這種技巧是科學界人人都應該具有的,能從象牙塔中走出來與外行人交談,而又不顯得自己比別人優越。有一次有人問多納特,就其他專業人員應改進他們在餐桌上的談話技巧而言,他有何建議。他回答說:“許多人不是在交談,而是想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與別人交談時,隻是讓對方也迅速地了解一下大概。如果對方對該話題確實感興趣並有足夠的知識,我們就進一步談得更專業化些。我還感到,科學家、教員以及醫生在與別人交談時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認為對方對他的專業缺乏了解,懂得不多。因為對方很快就會覺察到這一點,談話就無法繼續進行了。”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當有人用詞太專業化,周圍總會有人提醒他用“短而簡係統”——“呆子,用詞簡單些!”

二人交談時,要看著對方的臉。四人以上一起交談時,眼睛應不斷從一個人掃視到另一個人,這樣能使所有的人感到自己的是整體中的一部分。

詞彙要豐富,要在詞彙庫裏加上時下流行的用語及現代俚語(當然這些用語及俚語應與自己的年齡相適應),以便在合適的場合使用。

掌握時機,插入一個人人感興趣的新話題。如果感到應該更改話題了,則應勇於作改變話題的人。有一次,在晚會上,人們正在熱烈爭論經濟狀況問題,看來誰也不想讓步。最後女主人說:“這個問題就談到這裏吧!我很想知道有誰讀過詹姆斯最近寫的偵探小說。這位作家比科南道爾、斯比倫以及阿茄莎·克麗斯蒂三個人加在一起還優秀。”於是,全體與會者的談話熱情就轉到了偵探小說、偵探小說作家及電影上了。人人都感到鬆了一口氣,大家都靠在椅子上舒舒服服地坐下了。

如果談話調子低沉壓抑,則可利用已故作家凱斯林·諾利斯的話:“生活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你隻須承認不可能發生的事,擺脫不可擺脫的事,忍受不能忍受的事。”

說恭維話要自然、貼切,不要裝腔作勢。要在可以說恭維話的時候說,不要故意為討好某人而說。也許你注意到你的一位朋友因保持節食而變得體態苗條;某人穿了一件漂亮的新外套;或是提著一隻不尋常的手提包;主人家的甜食妙不可言,你可以講幾句適合時宜的讚揚的話,使在場的人都能聽到。應該說讚揚話時,就應該說。

接受別人恭維時要大方。當有人對你表示恭維,你隻須說:“啊,謝謝你,你說這話真好。”說話時應笑容滿麵,因為笑容是表示衷心感謝。千萬不要與說恭維話的人唱反調。

帶頭保護無辜者。“喬治,我認為那話不公平、不確切。還是別談這個話題了,好嗎?”或者,“艾麗絲,這種討論完了沒有。你們也許還想繼續討論,但最好還是換個話題吧!”說完這話以後,你應該帶頭改換話題。

如果願意,可以談談有趣的新聞(但注意,不要引起意見分歧)。

對初次見麵的人隻能問些一般的問題,“你到本城來有何貴幹?”或者是:“你們那裏生意好嗎?”或者,“今晚下大雪,道不好走吧?”

學會談各種話題,包括你不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如果對方非常想談高爾夫球,而你卻不會玩,你也要興高采烈地與他交談一段時間,以表示禮貌(一般說10—15分鍾即可),然後才開始更換話題。

提出話題時要考慮到別人。想想別人願意談什麼,選一個別人感興趣的話題,可以是當地劇團成功地演出了莎士比亞的戲劇;當地籃球隊獲得驚人的勝利;最近剛宣布的反恐怖鬥爭的新進展;最近刊登的男孩與他的狗的故事等等。你提的話題,對在場的人來說,不論年齡、經曆或國籍都能談,就是最大的成功。

避免談壓抑的話題,要談別人的成就,不要談失敗;要談別人大病待愈,不要談某人正在生病;要談喜事,不要談禍事。

說笑話要人人都願意聽而且聽得懂。所講的笑話要時髦、簡短。如果別人講的笑話你已經聽過,也不要打岔。要滿腔熱情地聽他講,該笑時笑,即使他講得不好也不要加以批評。

講重要新聞時要正確。要先核實時間、人名及地點。你當然不願意獲得一個傳播流言蜚語的壞名聲。

要使言談得體,還需避免以下幾點:

①不可滔滔不絕,使對方沒有應答的機會。一般是你把一個意思說完了,就得讓對方提問或答複。如果他連這個權利也被剝奪了,他就沒有興趣跟你談話了。

(1)不要饒舌:有些人自負口齒伶俐,碰到相識的人,總要說上一大堆話,在說話時又不顧對方的心理,不管人家喜不喜歡聽,一個勁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使人不易插嘴,不易改變話題。當然,對方為了禮貌,也不能不聽下去,可是他內心總覺得這人太不懂禮貌,太過長舌,以後碰上了,就一定想辦法躲避了。

(2)不要太沉默:有些人卻和上麵那種人相反,在交際場合裏,很少說話。原因可能是個性比較內向,也可能是由於自卑感作崇,以為自己學位不如人或地位太低等等。這種過於沉默的習慣大大妨礙了社交活動,而且也可能使別人誤會你是個性情高傲的人。

(3)不要矜誇:在談話中,適當地誇張一下可以加強談話的效果,倒不算得什麼。但是,假如老是喜歡誇耀自己的成就,老是想表現自己的經驗才能,那就很容易使別人討厭你了。

俗語說:“有麝自然香。”古人也說過:“實至名歸”。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須大誇其談,也會有人識別的。

(4)不要“搶白”:有些人在別人說話還未告一段落時,便隨意插嘴,表示自己領悟得快、聰明;或表示自己比說話者知識更廣播,見解更高明。比方別人說起一個笑話,他便插嘴:“我早已聽過這個笑話了,下文是……”又比方別人說起他對某部電影的意見,他又馬上插嘴:“我很喜歡這部片子……”接著又發表一大堆關於這部電影的意見。

喜歡“搶白”的人,即使他知識的確比別人廣博,見解的確比別人高明,但人家心裏會說:“這人多沒禮貌,多討厭!”

(5)不要多用“我”字:和別人談話的時候,除非對方要求你談談自己的事,否則不要老是以“自己”為中心,句句不離“我”字,應該適當地關心對方和對方的親友,多談和對方有關或對方所感興趣的事。

(6)不要用不雅的字眼:言語是個人學問、品格的衣冠,一句不雅的話出口,身分立刻被人看低三分。有些人有口頭禪的習慣,也易令人在心中暗自竊笑。如果口頭禪是粗魯或近乎下流的,那麼趕快糾正。否則,還是三緘其口的好!

此外,談話時要注意對方的反應,話題要盡可能投人所好。自說自話,最易使人聽得不耐煩。

教師聆聽的禮儀

在與客人交談中,不但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應善於聆聽對方的談話,這樣才能使雙方進行有效的交流。

在聆聽對方談話時,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主動積極。即對對方的感覺和意見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並且積極努力去聽,去了解對方。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就及時地問清楚。

2要讓對方把話說完,不要打斷對方。有時,談話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抓住實質的,應該讓對方有時間不慌不忙地把話說完,即使對方為了理清思路,作暫短的停頓,也不要打斷他的話,影響他的思路。

3要去體察對方的感覺。一個人感覺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導他的行為,愈不注意別人感覺的真實麵,就愈不會彼此溝通。體察感覺,意思是指將對方的話背後的情意複述出來,表示接受及了解他的感覺,有時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4不要匆忙做結論。一個善於交談的人,應該努力弄懂對方的談話內容,完全把握他的意思。

5要關懷、了解和接受對方。要鼓勵他或幫助他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種態度若是真誠的,不帶虛假的,定能奏效。

6要全神貫注地聆聽,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對方談話時,如果你東張西望,或低頭隻顧做自己的事情,或麵露不耐煩的表情,這些都是不禮貌的,都會使對方對你產生反感。

7不必介意對方談話時的語言和動作特點。有些人談話時常常帶口頭語或作一些習慣動作。對此,你不必介意,更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應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談話的內容上。

8要注意反饋。聆聽對方的談話要注意信息反饋,及時驗正自己是否已經了解對方的意思。你可以簡要地複述一下對方的談話內容,並請他糾正。這樣將有助於你對對方談話內容的準確理解。

9交談時,反應要冷靜。一個善於聆聽的人,總能控製自己的感情。過於激動,無論對講或聽的人來說,都會影響表達或聽取的效果。

10要注意語言以外的表達手段。一個人的表達內容,並不一定都在他的話語中,因此在聆聽對方談話時,還要注意對方的聲調、情調、態度以及表情、手勢、動作等,以便充分了解對方的本意。

11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被個別枝節所吸引。

善於聆聽的人,總是注意分析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問題的實質,避免造成誤解。

12要使思考的速度與談話相適應。思考的速度通常要比講話的速度快若幹倍,因此在聆聽對方談話時,大腦要抓緊工作,勤於思考分析。如果對方在談話時,你心不在焉,不動腦筋,對方談話的內容又記不住,不得不讓對方重複談話內容,這樣就很耽誤時間,影響工作效率。

13不要總想占主導地位。不要表現自己,好象無所不知,隻有自己才能給對方以啟發。自以為是的人,往往最不會聆聽對方的談話。談話的目的,是在於增進你我雙方的了解。善於聽別人的說話,就是深入地細致地了解對方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在聽人說話的時候,必須仔細地去把握對方說話的內容,和從他的聲調神態所流露出來的心情。有時對方說得很清楚,聽來也比較容易一點,有時對方的話,說得很不清楚,零亂或者含糊,曲折或者隱諱,這時聽起來,就需要很多功夫。要細心地一麵聽,一麵加以分析、整理、揣摩、研究。在我們聽人說話的時候,還可以同時思考我們所要提出的回答。我們可以借著這個對方說話時間,整理我們自己的思想,尋找恰當而有力,明確而動人的詞句,更完善的來表達我們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