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的飲食安排(1 / 1)

產婦的飲食安排

產婦營養包括分娩期與產褥期的營養。

分娩的時候吃什麼

分娩時,產婦能量消耗很多。胎兒分娩以後,腹內壓力迅速下降,加之出血,對機體影響很大。

第一產程:是從子宮有規律的收縮至子宮口開全。

此期由於陣痛,孕婦的睡眠、休息和飲食都受到影響,精力、體力消耗很大。在陣痛間歇時應鼓勵產婦吃些東西。食物要清淡、稀軟易消化。如菜湯、藕粉、蛋花湯、掛麵湯、麵片、、麵包、餅幹、粥等。不易吃油漬、高蛋白食物。因其在胃內停留時間長,宮縮時會引起胃不適感或惡心、嘔吐。

第二、三產程: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胎盤娩出。此期時間短,不宜吃東西。

生產後1—2小時,若產婦有食欲,一般情況還好,可給一些湯類食物。如糖水、牛奶、菜湯、淡雞湯等,以緩解產婦暫時的饑餓、疲勞,補充產婦的體力消耗。

產褥期的膳食安排

產褥期即分娩結束至生殖器官恢複原狀的這段時間,大約6—8周,即哺乳期的頭1—2個月。這段時期母親需要充足的營養以補充妊娠和分娩時的消耗,恢複健康和體力,並分泌乳汁哺育嬰兒。

按我國傳統,在產褥期內家庭成員在各方麵均給予產婦以特別的照顧,很重視產婦的營養和膳食,這是很好的;但應注意攝入食物的數量要適當,各種食物搭配要合理。產褥期營養固然重要,但井非食物越多越好,食物過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井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影響消化功能,且過量的食物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乳母隨後幾個月的營養也不能忽視,應將產後1—2個月多餘的食物均勻分配到其它月份中,並注意膳食平衡,這樣才利於母親健康,保證乳汁的質與量,使母乳喂養能持續下去。

產後第1天,應給流質食物,多喝湯水,如雞湯、紅糖水、魚湯、豬蹄湯。第二天,可吃一些比較稀軟的清淡半流質。如蛋花湯、臥雞蛋、麵湯、粥等。3天以後,可食正常膳食。

由於產得期臥床較多,腸蠕動減弱,易產生便秘,故產婦要多吃蔬菜及含粗纖維的食物。但如果會陰部有裂傷時,要吃—周少渣半流膳食。

具體的膳食要求有以下幾點:

(1)熱量、蛋白質、無機鹽及維生素,要供給充足,要根據個人的飲食習慣,選擇食物的數量。不能強迫攝入,避免造成消化不良。

(2)食物的種類要多樣,稀稠、素葷搭配得當,營養要平衡,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在烹調方法上,多采用蒸、炒、燴等方法,少用煎、炸,以減少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產婦每日食物種類:牛奶:250一500克。如無條件,每周可飲用2—3次。

肉類:雞、鴨、魚、內髒、蝦、瘦肉,每日150一250克。

雞蛋:2—4個。

豆類及豆製品:50—100克

蔬菜:一半為有色菜。500一750克

水果:250克。

糧食:可根據個人的含量,最好食用小米。

其它:紅糖、芝麻適量選用。

我國有產後吃紅糖煮雞蛋的習慣,這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母體在分娩過程失血,需要補充造血的重要物質:蛋白質與鐵。我們知道雞蛋富含蛋白質,紅糖的鐵含量高。乳母營養的要求高,餐次要比平時多,營養物質的濃度要比平時大些,食物種類也要全麵。產婦多呈負氮平衡,故在產褥期要大量補給蛋白質。如果條件許可,牛奶及其製品、大豆及豆製品部是很好的蛋白質和鈣的來源。糧食要粗細搭配,北方產婦吃小米,這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其中胡蘿卜素、鐵、鋅、核黃素含量比一般的米、麵高。當然乳母膳食中應該包括新鮮的蔬菜與水果。一般在產後1個月,有“做月子”的習慣,隻強調動物性食物,例如雞、肉、色、蛋,而忽視了蔬菜與水果,容易造成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的不足。

紅糖色赤、味甘、性溫,能活血祛瘀,有利於產婦惡露行暢,並能緩中止痛。因此,紅糖已成為產婦的一種較好的補品。現在科學分析紅糖的營養價值優於白糖,每百克紅糖含鈣90毫克,含鐵40毫克,均相當於白糖的三倍,其微量元素如鍺、鋅等比白糖多。同時紅糖還含有核黃素、胡蘿卜素和煙酸等。這些物質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紅糖適於產婦、兒童或貧血患者。正因為食用紅糖有諸多好處,致使有些產婦產後較長時間服用。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產後無限製地食用紅糖,對身體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這是因為目前多是初產婦,產後子宮收縮一般是良好的,惡露的色和量較正常,血性惡露一般持續時間為7—10天。若產後食用紅糖時間過長,如半月至月餘,陰道排出液體多為鮮紅色血液,有引起失血性貧血的可能,影響子宮複原及身體健康。另外,食糖量多,時間長產生能量多,可引起產後肥胖,故產後食紅糖不宜過多、過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