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經營好婚姻(6)(1 / 3)

蔣蕾的男友是常州一家食品公司的銷售經理,“我上大學的時候,他已經工作兩年了。原本打算等我畢業後就結婚。那段戀愛期,我們就像是半同居的狀態,他一回來我們就抓緊時間膩在一起,我還曾經認為這樣的狀態不結婚也蠻好的。”但是後來事情就發生了變化,蔣蕾發現,男友在常州又找了個女朋友。“他倒是過得挺瀟灑的,沒有婚姻的約束,不用對任何一方負責任。”

堅持愛情“半糖主義”的年輕人有著不願承擔社會與家庭責任的性格弱點,這樣會對社會與家庭產生負麵影響。一些由婚姻帶來的需要,如性的需要、經濟原因、生孩子等等,都被婚前性行為、多性伴侶、同居等行為代替;同時,生孩子帶來的高成本、離婚率的提高也同樣造成婚姻的成本升高。現在的年輕人在戀愛時理性多於感性,不願意投入,以此逃避婚姻帶來的一係列責任。但幸福的家庭應當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婚姻家庭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我們要天天相戀,但不要天天相見,隻需要悱惻纏綿,絕不要柴米油鹽,有共同的生活經驗,絕不用共同的房間……”這是黃舒駿一首老歌裏的歌詞,形象地描述了現在都市男女中,一種既能享受不婚的悠遊自在,又能“兼容”愛情,感受相戀卻不需天天相見的“半糖主義”的生活方式。對於這種“半同居”的戀愛方式,有人追捧,也有人排斥。

即將“奔四”的江波,長相英俊,在一家外貿公司任企劃部經理,一直沒有結婚的打算,這讓他的父母很惱火。每次父母一幫他安排相親,他總會說自己已經有個交往多年的女朋友,但是卻從來不帶回家。

江波說,“我不想給她造成壓力,因為我們都不想結婚。一旦將她帶回家,父母肯定會催著結婚。”

江波說,他和女友已經戀愛6年了,當初也有過結婚的念頭,但是雙方都害怕婚後大家的生活習慣不同,互相接受不了而鬧離婚,所以他們想到了試婚。果然,兩個人的性格都很強,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怎麼也融不到一起。“所以我們決定以半同居的方式在一起,這樣既有情感寄托,又能夠一直保鮮戀愛的感覺。”像江波一樣,有著這種“半同居”想法的以男性居多。楠楠是為數不多的持讚同觀點的女性,“這樣沒什麼不好的,各自住在自己的家裏,不會為柴米油鹽的小事爭吵,不會為將來子女上學的問題煩惱。但是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雙方都要有足夠的感情基礎,還要彼此忠誠。”

有人認為,這種“半同居”的方式是兩個人感情脆弱的一種表現。不考慮責任又要保持肉體接觸,這明擺著就是各懷鬼胎,他們準有騎驢找馬的潛藏念頭。兩個人如果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礎,為什麼不考慮結婚?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不能因為結了婚後,發現自己不能容忍對方的缺點,因此而放棄這段感情,這是很幼稚的想法。

不論是男性朋友還是女性朋友,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住自己當年的風采,自己對對方的吸引力不減,愛情中就一切就都是安全的。有句話說,難得糊塗。批判的聲音很多,但其實,這句話有相當正確的地方。愛情中,當你有能力去處理一切的時候,你才要把一切都看得那麼清楚,如果你沒有能力處理,那還是糊塗一點好,能看不見的就當沒看見好了。

尤其對女性朋友來說,結了婚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公德圓滿,殊不知這才剛剛開始,這個時候不是要考慮如何把老公看住,而是要考慮如何把他吸引住。聰明的女人總是花心思在自己身上,隻有愚蠢的女人才把心思花在如何監控老公上。

如何把愛情變得唯美浪漫是人們對愛情最美好的夢想與向往,人們把其它的一些東西也拿來做添加劑,比如鮮花,巧克力,包括各種以愛的名義舉行的節日,人們耗費心力無非是想換來所愛的人一個動人的微笑,把愛情本身也變成了一種藝術。

結婚三年了,漸漸感覺到激情失去,麻木代替了激情,上班下班,吃飯上床,每天都是雞毛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