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楊絳也有吃了熊心吞了豹子膽的時候等(3 / 3)

麵臨破產的摩根在無奈之中打出廣告,凡是到“伊特納火災”投保的客戶,保險金一律加倍收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客戶們蜂擁而至,原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納火災”公司是最講信譽的保險公司,“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就這樣在浴火中重生了。據《經理人》

蕭伯納輕視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設立一百多年以來,已經成為人類社會最有影響、最權威的獎項,讓全世界的傑出人士趨之若鶩。但是,卻有一個人對諾貝爾夔十分輕視,對於頒給他的這個獎也不以為意,更不認為獲得諾貝爾獎是自己的榮耀,這個人就是蕭伯納。當瑞典學院決定把192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他時,他說:“幹嗎要在一個老頭子的脖子上係上一隻金鈴?”他還說:“這件事情,我實在有點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獲獎,就是由於我今年沒有寫出半個字。”雖然他不太可能一年沒有寫出半個字,但我們從他的詼諧和幽默的語言中,還是可以窺見他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的態度。據《意林》

何炳棣與胡適的“口水仗”

何炳棣在美國讀書時,結識了胡適。1952年的一天,何炳棣來到胡適家做客,席間除了討論一些學術問題外,胡適還對北大與清華做了對比:“清華文學院一向比較‘謹慎’,比較‘小’,而北大就不同了。隻要我當一天北大校長,我就有把握把北大的文學院辦成世界第一流。”何炳棣乃是清華出身,自然不會同意胡適的這番話,他晚年在《讀史閱世六十年》中回憶說:“如果我今生曾進過‘天堂’,那‘天堂’隻可能是1934年至1937年的清華園。天堂不但必須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充裕的物質資源,而且還須可以供給一個精神環境,使寄居者能持續地提升他的自律意誌和對前程的信心。”

又,何炳棣曾在1958年將毛澤東的兩首《沁園春》譯成英文發表,胡適見了就批評說:“看了很不舒服,因為你還誇他不無詩才,而他當初在北大時,還不配上我的中國文學史班呢!”何炳棣則立馬回擊說:“毛詞在修辭、氣魄、意境方麵,都不無可取之處。”兩人還為此爭執了好幾分鍾,最後胡隻好承認毛“是一個有力的散文作家”,何則立即接道:“既然中國20世紀文藝複興之父都承認毛是一位有力的散文作家,那他又怎麼會是一個特別糟糕的詩人呢?”言罷,兩人不禁哈哈大笑。

胡適在何炳棣麵前,總是毫不避諱地臧否人物,他說陳寅恪隻是“記性好”,卻不提他的史學功底,還譏諷馬寅初“每天晚上一個冷水澡,沒有女人就過不了日子”。所以何在評論胡時曾說“在博雅寬宏之外,也還有目空一切的一麵”。據《柳州晚報》

名人悟世語錄

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哈伯特

讓預言的號角奏鳴!哦,西風啊,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愛因斯坦

人,隻要有信念。有追求,就什麼苦難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能適應。——丁玲

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的滿足上得到表現,還要在精神的滿足上得到表現。——黑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