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希望你能走上修仙之路(上)(3 / 3)

掌教自建教以來,少有露麵,僅身居於教壇殿中,如此這般,不問世事,竟似神隱般消失。

雖不問世事,卻並非未染指凡塵。自建教之初,掌教就已命兩教教眾,每隔三十載,將教壇所在之處加高三百丈,並將建教初年,設為天啟元年,如是這般,別無他事。

由於教眾眾多,且攝國事極少,建教初期,商朝國君並未對兩教有所幹涉,凡間百姓更是少有人使用“天啟”一詞。

誰知兩百年後,至第七次修葺教壇。所謂教壇已然成了一座通天高塔,高聳入雲,甚至遠遠高出商朝國君紂王所塑摘星台。

紂王大怒,命大臣將其兩教教壇拆下,些許大臣認為,掌教已兩百年未曾發言,興許早已駕鶴西去,故妄圖欺淩剩餘教眾,即便昊玄兩位教主,均欲打算上了炮烙之刑。

誰人能夠想到,兩千餘丈高的教壇忽然金光大閃,一隻巨掌橫空出現拍於地下,天地間浩瀚之音響徹不斷:

商紂無道,皆出新主,駐已封神,周代商興。

隨後高台之上飄下一卷天書,落於磻溪一垂釣老者身前,老者瞬間體會周遭天地元氣於己身,尋鄰國友人姬氏,招兵買馬,興兵伐商,自商滅,乃為姬氏周朝。

這磻溪的垂釣老者,正是日後的薑太公。

經此一事,掌教一言一拍,便將殷商帝國瓦解幹淨,天下之人無不敬之畏之,更有外夷諸多小國,派遣使臣至周學習修道仙法。

周曆元年,也是天啟二百一十年。

在此一年,不僅周朝建立,更是出現了外夷修道勢力,雖是弱小,但仍有日益增長之勢。

自周朝出現,百姓安居樂業,修道之人更甚過往,每三十年一次的教壇修葺加築活動從未停止,各諸侯國之間雖關係微妙,但在本國修葺教壇之際,依舊安分。

但至周曆二百九十年,天啟五百年,周幽王不務朝政,常為求妃子褒姒一笑,烽火招攬諸侯,耍笑諸侯。

掌教大怒,教壇珠簾之後,右手拍桌,呈雷霆之勢,言道:

烽火戲得了諸侯,犬戎滅得了周君。

北寒犬戎一族聞之,故派遣精銳騎兵,於驪山射殺周幽王。諸位諸侯雖有耳聞,但因掌教明言,故不做營救。

周曆三百年,天啟五百一十年,周幽王於驪山死,西周滅,周朝沒落,諸侯國群起。

自此,太平盛世消散無蹤,諸侯國之間連年征戰,但各諸侯國均懼怕掌教神威,故每至三十年限期,仍派眾多國人於燕京教壇處修葺。

如此征戰不休,小國漸滅,唯留有五國勢力,相互製約,相互均衡,雖仍供奉西周君王,但周君早已名存實亡。

聽到這裏,楚非感到一陣驚奇,感歎道:

“這才叫大人物,就放了兩個屁,基本算是滅了兩個國。”

誰知,少司座卻搖了搖頭說道:

“哪有那麼簡單,掌教的三言二拍,並不是拍兩下而已。”

楚非知道“三言二拍”這個詞,但來到這個世界,鄉裏鄉間的說的這個詞,好像根本就變了味兒。

當時他身邊除了兩大家都是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深究什麼是“三言二拍”,如今看來,居然是出自掌教大老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