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的劇本,絕望中的希望!(下,三更!)(2 / 2)

而後這個中年男子的真實身份揭曉,實際上是她的父親。

女主自然是不相信,那個中年男子帶著女主回到了自己的家,這裏要交代,這個中年男人的腿腳不靈便,那是一個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地方,堆滿了書,中年男子隨便翻開一本初中教材,裏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批注。

他隨手一寫,就是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

女主對這樣的父親憤恨無比,但是他父親告訴她,自己一直沒什麼勇氣回來見人,當年在支教的時候生的種種,他不願意妥協,現教育撥款被貪汙的他,據理力爭!

那些孩子們和大人們衝出來幫老師,但他依舊被打斷了腿。

盡管村裏有無數人支持,但就是因為上頭的那一句話,他的支教生涯也被迫終結。

這裏要用極其鮮明的色彩,來表現這個男人在背著行囊等車時候的落寞。要是藍色的布包,手裏要拿著一本書,碎裂的眼鏡邊框,還有他一瘸一拐的動作,鏡頭特寫給到孩子眼中的淚水。

以及他最後的那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孩子們齊聲朗誦。

然後車子遠去,鏡頭從孩子的眼睛裏切換到當前的現實,這個中年男人的形象高大起來,而後女主撲在她父親的懷中,痛哭流涕。

這位父親,對不起自己的家庭,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卻依舊獲得了女主的原諒。

在出殯的時候,這個父親刮幹淨了胡子,穿著得體,有當年的幾分風骨,他堅定的握著女兒的手,特寫他的手,有些粗糙,破裂。

而後在從墓地回來的路上,女主的父親看到了水庫邊上,兩個落水的孩子,奮不顧身的在這樣刺骨的冬裏,跳了下去!

父親自然沒有上岸,但孩子被救上來了,這裏的鏡頭推進不用了吧?從女主的視角開始,到那孩子的直接跑掉,驚魂未定連一句謝謝都沒。

故事到這裏,就可以收尾了。

最後出現的場景,就是這個女主,重新站在了一個鄉村的講台上,拿著自己父親的那本翻爛的教材,教著孩子們朗誦,長風破浪會有時。

不用來描寫女主的心理變化,留白!

我寫這篇劇本,足足花了整整一個半星期的時間,這個劇本就是敘事,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就是講故事,這裏麵的激烈矛盾,都是觀眾能夠看到的,都是觀眾能夠聽到的,感受到的,那種無奈絕望,和在絕望中的希望,以及裏麵的任務性格。

寫的時候,幾乎是文不加點,但在關鍵劇情之處,我還是反複考量,瘋狂的思索,我添加了無數的鏡頭語言,有些地方的蒙太奇式剪輯。

但這樣的劇本我個人覺得還是太過壓抑,於是我在劇本的基礎之上,在某些地方加上了我愛的細節,用蒙太奇的手法剪輯出一個女主的母親和父親,在那種玉蘭花飄散的時候,母親坐在父親單車上,劃過這一條巷子的場景。

而後反複的修改一些話語,在寫的時候,腦子裏麵那些學過的看過的東西,雜糅在了一起。

這不是悲劇,但處處透露著悲劇的意味,樂觀的人,會在絕望中看到新生,悲觀的人,會在最後看到更為沉痛的絕望。

這部片子,本來就不是衝著票房去的,要用這樣無聲的震撼和不是講道理的方式,來感化我的觀眾們,至少讓看過這部片子的人,一定要哭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