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顯這個皇家的金牌打手心領神會,對李煜和周娥皇施禮後,就退出去了。
曹德舜心裏暗自得意,看來李煜也對蒲城章氏十分不滿,他利用這次天賜良機,要狠狠地削弱他們的勢力。
這時,泰欽和尚施施然的走進來了,李煜馬上換上了一副笑臉:“和尚,你到哪裏去走動了?你是第一次進宮,對寡人的宮殿怎麼看啊?”
泰欽臉上不喜不悲,木然的說道:“李施主,世間的一切繁華,都是過眼雲煙,灑家並不放在心上。《金剛經》裏的六如偈寫道,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李施主,我們都不要太執著了。”
李煜誠心正意的問道:“泰欽和尚,你給寡人解釋一下這段偈語吧,《金剛經》我沒有研讀過,不太明白裏麵的微言大義。”
泰欽繼續說道:“這段偈語的意思,就是人世間所有的事物現象,都是空幻的,生滅無常的。
‘一切有為法’,是指‘一切有為’的境界,就如同一個幻師變化出的幻術一樣,是‘虛妄不實’,是‘如夢如幻’。
這個‘如夢幻泡影’,是什麼意思呢?你在河邊上看,下雨的時候,雨水打在河水上,就好像起了一個一個的水泡。一下子起,一下子滅,起滅無常。
‘一切有為法’就像水泡一樣是‘起滅無常’的。‘如影’是鏡子裏麵所現的影子,也是不實的,他隻是幻影而已。
你明白了‘夢、幻、泡、影’都是‘虛妄不實’的道理,也就會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道理。
‘如露,亦如電’,一切法都是無常的。一早起來看,那草葉上,樹葉上,都有水珠,那就是露水,但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他的存在隻是短暫,一刹那而已。
這個‘如電’就是天陰要下雨,打雷時閃的那個電光,電光一閃就沒有了。有沒有個電呢?有,但是隻一刹那就消失了。
這段經文,用‘夢、幻、泡、影、露、電。’這六個比喻,來描述‘一切有為法,變異無常,生滅迅速,無有停留。’
一切有為法,本來就像這樣子,你說有,隻是暫時有,轉眼就消失了。
我們世間的凡人也是一樣,昨天還好好的聚集在一起,今天得個消息,說他已經死了。
人的生命就像《四十二章經》所說的:‘生命在呼吸間’這樣的短暫,他一口氣轉不過來,就完了。就像閃電那樣,一閃就消失了,又像朝露那麼的短暫,太陽一出來他就消失了。
我們應該這樣子‘觀想’,‘應作如是觀’--‘觀’是‘觀想’。就是說你學《金剛經》,學‘般若智慧’,應該用‘夢、幻、泡、影、露、電’這六種的比喻,去做‘觀想’。
‘一切有為法’就如‘夢、幻、泡、影、露、電’那樣,是‘虛妄不實’‘變異無常’‘生滅迅速’,你能這樣‘觀想’,對‘一切有為法’就更能‘看破放下’,在紅塵之中,你就不會處處與人計較,這樣你就不會‘取著他’自生煩惱。
所以聖人‘用心如鏡’,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把他舍得一幹二淨,所以聖人的心能‘解脫’能‘自在’,這是因為聖人有‘般若妙慧’的原故。
世尊教我們‘發菩提心的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應作如是‘觀想’。
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解脫,最後我們也能安住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對‘一切有為法’不會再起執著了。 ”
李煜和周娥皇心悅誠服,都雙手合十,謝過泰欽對《金剛經》的解說。
曹德舜暗自想到,這個和尚別看很邋遢,可是肚子裏確實有貨,能把皇帝和皇後唬得夠嗆,這也是本事啊!
李煜見曹德舜百無聊賴的在旁邊發呆,就笑著說道:“曹先生,寡人還記得,你和崔道述一起合夥開的全聚德明天就開業了。”
曹德舜急忙說道:“陛下還記得這樣的小事啊?草民不勝惶恐。”
李煜笑嗬嗬的說道:“寡人明天會和皇後一起微服出宮,去全聚德走一遭。你可不要吝嗇呦,寡人和皇後想品嚐一下新鮮的菜式。然後聽一聽《三國誌演義》,是不是像你們吹噓的那樣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