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聲借著酒意問道:“崔兄,納蘭先生應該不止作了三首吧?今宵如此良辰美景,閣下能不能再拿出幾首,讓大家開開眼界?”
其他書生都跟著起哄,不依不饒的讓崔道述寫幾首納蘭先生的作品。
崔道述心中暗笑,表麵上一臉無奈的樣子。曹用賢對他眨眨眼,笑著說道:“崔兄,你就發發慈悲吧。如果你不拿出幾首,大家都不會放過你的。”
崔道述想了片刻,有些無奈的說道:“拿紙筆來。”
幾個姑娘急忙興衝衝的跑出去,不一會就取來了筆墨紙硯。大家七手八腳的把幾案上麵的菜肴拿走,清理幹淨。然後把紙鋪開,磨好了墨。
崔道述提起筆來,凝神屏氣,開始書寫起來。書生們都圍著幾案,急的姑娘們在外麵直翹腳,卻看不到裏麵的情況。
張宏聲善解人意,大聲把崔道述寫的內容念出來: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時間,屋內鴉雀無聲,眾人都在心中默念,品味著這首李清照名傳千古的《一剪梅》。
崔道述放下筆,見大家都有些呆滯,許多人嘴裏嘟囔著,還有人皺著眉頭,苦思冥想。
曹用賢分開眾人,激動的抱住崔道述,大聲叫嚷著:“崔兄,神作啊!真是納蘭先生的作品嗎?”
崔道述微笑著點點頭,“不錯,是納蘭先生的作品。”
齊九娘聽了這首《一剪梅》,整個人都傻了,在心中反複吟唱著詞句,想完美的把這首詞演唱出來。
姑娘們都聚集在一起,議論著這首神作。曹用賢拿起酒壺,大聲喊道:“同窗們,都舉起杯來,為這首大作幹杯!”
書生們轟然答應,紛紛舉起酒杯,一起狂飲起來。然後大家圍住崔道述,不依不饒的讓他講述這首詞的由來。
崔道述隻好繼續編故事,說納蘭先生在遊曆時,結識了一位女子,她思念遠方的夫君,向納蘭先生傾吐了心聲。納蘭先生有感而發,才做出了這首《一剪梅》。
曹用賢有些好奇的問道:“為何詞牌名叫‘一剪梅’,有何典故?”
崔道述編不下去了,隻好說道:“納蘭先生沒有交代,我也不知道。”
書生們議論紛紛,開始研究起這首詞的神奇之處。
崔道述注意到了,齊九娘走到琴師旁邊,和她們交流起來。過了半晌,她走到崔道述麵前,鄭重的施禮,然後開口說道:“崔公子,奴家已經準備好了,為諸位演唱這首《一剪梅》,請您準許。”
崔道述溫言說道:“齊娘子不必客氣,我們洗耳恭聽。”
曹用賢讓有些亢奮的同窗都坐下來,準備聆聽齊九娘的演唱。
屋子裏安靜下來,書生們都坐下來,姑娘們也都小鳥依人的坐在他們的身邊。
齊九娘走到屋子中間,向琴師點頭致意。絲竹之聲響起,齊九娘開始演唱。
她的歌聲嬌柔清脆,是純正的吳儂軟語,崔道述聽在耳中,感覺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昆曲。大家聽得如癡如醉,許多人打著節拍,跟著哼唱。
齊九娘反複唱了三遍,向大家蹲身施禮。眾人熱烈的鼓掌,有人高聲叫好。
曹用賢請齊九娘就座,她推辭一番,就坐了下來。
曹用賢吩咐仆役撤去殘席,從新擺上菜肴,然後就頻頻舉杯,和大家拚起酒來。
齊九娘盯著崔道述,和他喝了幾杯酒。然後就坐在崔道述身邊,和他軟磨硬泡,想套出幾首新詞來。
崔道述頭大無比,隻好裝醉,使出尿遁大法,逃了出來。
他裝作踉踉蹌蹌的走到院子裏,翟小山急忙過來扶住他。崔道述見四周無人,就小聲說道:“我們快走,不然一會我非喝死不可。”
翟小山讓兩個護衛留下,擋住其他想找崔道述之人,就帶著兩個護衛,大家攙扶著崔道述,急匆匆的走出了風鬆閣的大門。
三個人把崔道述抬上馬車,讓車夫把大家送回客棧。幾個曹家的護衛湊過來,問曹用賢怎麼沒出來。
翟小山笑著說道:“你家大郎還在和客人們喝酒,我們家主不勝酒力,已經醉了。我們就抬他出來,早點回去了。”
馬車啟程,往客棧方向行進。回到客棧,崔道述已經睡著了。大家把他抬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