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立威(2 / 2)

大家隨即忙碌起來,登記、甄別這些流民,盡量安排不同地方的人在一個十人小隊裏。天漸漸黑了,仆役們點起了幾堆篝火,大家逐一鑒別著流民,每湊夠一個小隊,就讓護衛帶到一邊坐下。

大約過了兩個小時,流民們被分成了二十五個小隊,整齊的坐在營地外麵的空地上。崔昭榮走過來問道:“飯已經做好了,是在這裏吃還是去食堂?”

魏 宏 業說道:“食堂肯定裝不下這麼多人,就在這裏吃吧。找人把食物抬來,再多拿一些碗筷。”

過了一會,崔家的仆役抬著幾個大筐到了,筐裏裝的是木碗和筷子。大家一齊動手,給流民每人分了一個木碗和一雙筷子。

又等了二十多分鍾,仆役們抬著五口大鍋到了,他們放下大鍋,掀開鍋蓋,熱氣蒸騰出來,香氣撲鼻。鍋裏是混著魚肉、蔬菜的雜糧粥。流民們都餓了,伸長了脖子盯著大鍋,可沒人敢動,坐在地上流著口水。

範金春讓流民們排隊來盛粥,在護衛的指揮下,五支長長的隊伍排好了,流民們井然有序的依次走到大鍋前麵,仆役將木碗添滿,流民就走回空地排隊坐好,開始吃起來。

不一會,有的人就吃完了,眼巴巴的看著大鍋,想吃又不敢動。杜大雷看著那些人眼饞的模樣,對趙子重說道:“老大,那些人可能沒吃飽,再給他們一些吧。”

“不能給了,他們長時間饑餓,腸胃都不怎麼好,需要慢慢調理,不能一次吃太多。這幾天盡量給他們吃稀粥,過些日子再給幹的食物。”

木樁上綁著的幾個倒黴蛋聞到食物的香味,都眼巴巴的看著,有個家夥實在是受不了了,大喊大叫起來。幾個護衛衝上去一陣拳打腳踢,那人哼哼著低下了頭,不說話了。

流民們吃完了飯,魏 宏 業讓仆役將碗筷收走,去清洗消毒,趙子重安排護衛和仆役每人領一個木牌,牌子上寫著一個數字,是木屋的編號,他們每個人負責管理一支小隊。

領完木牌,每人帶領一支小隊去對應的木屋,安排流民們睡覺。又是一陣忙亂,總算是把流民都安排完了。大家鬆了口氣,一起去食堂吃飯。

飯後,大家坐在食堂裏聊天。趙子重首先說道:“今天晚上絕對不能放鬆,大家要輪流值夜,盯緊那些流民。每個屋子發一個木桶,便溺讓他們在屋裏解決,誰也不許出屋。”

安大郎說道:“是應該看著他們,免得發生營嘯。”

“營嘯是什麼啊?”杜大雷很好奇。

安大郎解釋道:“以前我在軍中時,軍營之中營規森嚴,別說高聲叫喊,連沒事造造謠都有生命危險。而且軍營是地道的肅殺之地,軍規有所謂"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當兵的都是提心吊膽過日子,經年累月下來精神上的壓抑可想而知。另外一方麵軍隊中非常黑暗,軍官肆意欺壓士兵,老兵結夥欺壓新兵,軍人中拉幫結派明爭暗鬥,矛盾年複一年積壓下來,全靠軍紀彈壓著。尤其是大戰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自己什麼時候一命歸西,這時候的精神簡直處於崩潰的邊緣。”

他神情有些黯然,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我就遇到過一次,那天半夜,有一個士兵做惡夢尖叫起來,於是大家都被感染上這種歇斯底裏的瘋狂氣氛,想徹底擺脫軍紀的束縛瘋狂發泄一通。一些頭腦清楚的家夥開始抄起家夥來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由於士兵中好多都是靠同鄉關係結幫拉派,於是開始混戰,這時候那些平時欺壓士兵的軍官都成了頭號目標,混亂中每個人都在算自己的帳,該還債的跑不了。於是發生了一通大混戰,每個人都在竭力砍殺周圍的人,我奮力殺出一條路跑到了軍營外麵。才擺脫了危險。”

杜大雷問:“後來怎麼樣了?你再講講。”

安大郎歎了口氣,“第二天天亮了之後,大營裏死傷無數,比一次大戰死的人都多。將軍大人雷霆大怒,有許多軍官掉了腦袋。”

趙子重鄭重的說道:“我為什麼要大家提高警惕,就是擔心這個問題,人們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心裏肯定會緊張,必須要有一段適應時期。白天我們處罰了他們的同胞,有些人肯定會害怕,萬一半夜裏驚叫起來,就有可能會引起營嘯發生,到時不一定死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