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原本還在觀望的眾嬪妃,在知道梅妃和眉妃已經先後踏入宸宮的大門之後,紛紛蠢蠢欲動起來,那日宸宮的門檻,被聞聲而來的眾位嬪妃給踏破了。
夜裏,太子妃帶著小祿子來到了錦兮的住處,一番寒暄之後,談起這件事情,語氣不無惋惜:“妹妹啊,姐姐這也是沒有法子了,太子爺生氣起來,是什麼也不顧了,他這一聲令下,要查明真相,將縱火之人嚴懲不貸,姐姐這兩天是忙得頭都大了,這不出事,誰也不理誰,這一出事,爭先恐後地趕著來打小報告,一個咬住一個,跟個街邊販賣的糖葫蘆似的,竄成一串,真要揪下去,少不了得與大家撕破臉皮,幸好菀姑娘也救回來了,你和小世子也平安無事了,不如就算了吧,你得體諒一下姐姐把持著府內事物的不易啊。”
太子妃一番話語下來,苦口婆心兼通情達理,既體恤了錦兮因為天降大火而飽受驚嚇的不易,又表明了這件事情人人有嫌疑參與,法不責眾,總的意思就是,希望錦妃你大人有大量,這件事情到此為止。
錦兮逗著小世子,默默聽完太子妃的話語,既不表態,也不聲討。
待太子妃走後,碧姚氣得扔了手中的杯子,怒道:“這算什麼,簡直就是狗咬狗,一嘴毛,菀姑娘因為這場大火,差點連命都搭上了,難道就這樣,因為這輕飄飄的一句話就算了,眼睜睜地看著縱火之人逍遙法外不成?”
李菀好笑地看了一眼義憤填膺的碧姚,她這個準事主都還沒有訴苦,她倒是打抱不平起來了,抬頭對上錦兮無奈的目光,兩人不由得低著頭,伸手逗弄小世子起來,等到碧姚在一旁發完一通牢騷,李菀這才悠悠開口道:“那也不盡然,至少,我們可以從這件事情裏,推斷出一個情況來。”
“什麼情況?”碧姚轉過身來,嘟著嘴不滿道。
“這縱火之人哪,不在府外,就在這太子府中,不是別人,正藏身在那一群打小報告的嬪妃之中。”
“何以見得?”錦兮笑著看了李菀一眼,饒有興致地開口問道。
“她極為聰明,善於謀算人心,算準了太子爺暴怒,下令徹查,人心惶惶之下,眾位嬪妃自顧不暇,必定為了讓自己脫身,而抖出其他人對錦繡宮的不滿和自己知道一些秘密來,揪下去,人人都對錦繡宮有不滿,抓誰好?的確是法不責眾,不過這樣一來,等於變相地賣給了太子妃一個天大的人情,太子妃既然得了這個好處,又見錦繡宮並沒有實質性的人員傷亡,自然樂得做個老好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碧姚被李菀點醒,一張嘴巴張成了O型,在她們兩人的笑聲中清醒過來,不由得嗔怪地道:“菀姑聰明,為何奴婢問卻不肯說,害得奴婢白白擔心了一場。”
錦兮將小世子的衣領裹了裹,點了點李菀的鼻子笑道:“阿菀鬼機靈著呢,你且看著,這件事,隻怕宸宮裏的那位,還有後招呢。”
李菀拍手笑道:“不錯,如今太子妃的手中,可是握著不少人的把柄,往後要是再有人想在府中興風作浪,可就要仔細掂量一下了。”
“照這麼說,太子妃豈非是這次大火中獲益最大的人?”碧姚忽然後知後覺地想到這點。
“噓,快不要這樣說話,小心隔牆有耳,讓人聽見傳了出去,以為我們兩宮失和就不好了。”錦兮聽著臉色一變,急忙製止道。
“我也就是隨口說說。”碧姚知道自己說錯話,低頭嘟囔道。
“隨便說說也不成,古今有多少事,都是因為禍從口出!”錦兮板著臉,心有戚戚焉。
“就是就是,小妮子的話當不得準,當不得準。”李菀跟著點頭道。
兩人一唱一和,氣得碧姚一扭身,掀開簾子,就出了門去。
“這碧姚,是越發沒了規矩。”錦兮望著碧姚的背影,搖頭笑道。
“難得她性子真,人還聰明,基本上一點就透,就是應對的經驗少了些,往後再多教教她,定能夠用得得心應手。”李菀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