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花了10年研究林肯的一生,尤其是他對人際關係的處理原則。
林肯年輕的時候曾熱衷於批評人,經常撰文嘲弄他人,並散發給街人,引起當事者極度的憎惡。有一次因為做得過火,而引發一件令他為之大徹大悟的事。
1842年他撰文批評一位政客,此人不甘受辱,要求與林肯決鬥,林肯騎虎難下,隻好勉強答應,以維榮譽。幸好雙方友人從中勸阻,一場生死之爭,才在最後關頭化解平息。經過那次教訓之後,林肯終悟出為人處世之道,從此再也不再嘲弄他人,並一生奉為圭臬。
羅斯福總統曾經親口表示,每當他碰上一些頭痛的問題時,他總是會往椅背一靠,然後抬頭看一看堂前高懸的林肯總統畫像,捫心自問:如果換了是林肯總統在位,他會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你是否想幫著去改變你某個朋友,使他們在某些方麵有所改進?卡耐基絕對讚成這種想法。但何不從改變自己先開始呢?站在一個自私的角度來看,改進自己,總比幫別人改進自己要劃算得多,而且,或許還能省下招人嫌的怨氣。
如果你有心讓某人仇恨一輩子,隻要放開顧忌,毫不保留地予以嚴厲批評,保證可以奏效,哪怕你的批評完全正確,對方仍是會恨你入骨。
與人相交,定要切記人本身並不是一種邏輯、理性的動物,而是一種充滿感情、偏見和虛榮的動物。批評就像是個危險的火星塞,足可引爆人們心中的虛榮與自尊,甚至足可置人於死地。天下再笨的人,也懂得批評、咒罵、抱怨他人,而大部分會做這些事的人,則都是笨人。
要學會體諒、寬容,隻有品格高尚、能力甚強之人才有可能做到。“偉人表現其偉大的方式,”卡裏爾說,“是在於他們對小人物的寬容與體諒。”所以,我們何妨不試著多去諒解別人,而別再去批評他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受其弊,反得其利。惻隱之心也將由此而生。
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
一次,卡耐基到紐約州二街和第八街交口的一家郵局裏,排隊等候寄一封信,無意中注意到櫃台裏那位職員,似乎一臉無奈的樣子。成天坐在那裏秤重量、賣郵票、開收據,經年累月下來,確實難怪他會如此。於是他突然心生一念,想試試使這位小職員高興起來,不過他告訴自己:“要使他高興,使他對我產生好感,我一定得說些好聽的話讚美他。這人身上究竟有什麼值得我讚美,而且是我由衷地想讚美幾句的呢?”於是,他靜靜地觀察。
當他開始替卡耐基把那封信件過磅秤時,卡耐基立即隨口友善地說了一句:“真希望哪天我也能有你這一頭漂亮的頭發!”他抬頭望了卡耐基一眼,顯得先是有些驚訝,隨即綻放出一抹笑容。“哪裏,我這頭發,比起以前可差多了!”他謙虛地說道。
小職員聽了卡耐基的話,心情果然好轉,並熱情地跟卡耐基聊了好一會兒。卡耐基臨走時,他還說道:“其實有不少人都很羨慕我這頭黑發呢!”
卡耐基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這段小故事,不料聽眾中卻有人反問他:“你當初說這話,是否有求於他呢?”
如果說人生在世,連一句發自善意的讚美,都不能做到,而借著讚美來騙取回報的話,那我們一生之中,除了失敗之外,還能奢望得到些什麼呢?卡耐基又怎會成為被全世界的人們所公認的成功學大師呢?
卡耐基當場回答對方的問題:“不錯,我確實是對那位小職員有所求,我所求於他的,甚至還是一種無價的滿足,而且我確實也從他身上得到了那種滿足,正是來自我幫助他得到快樂,卻又絲毫不求回報的心靈享受;那樣的享受,即使是在事發後20年,也將縈繞在你心中,使你獲得真正的安慰。”
人類行為有個至高無上的準則,如果你我懂得遵守,我們自會避開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還會帶給我們很多真誠、友善的朋友。這個原則很簡單,就是要永遠別忘了讓別人感受到他的重要性。
隻要是人,都會渴望別人的認可、讚許,都希望自己的價值受到周圍人的肯定,希望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不過,不能用虛情假意的諂媚阿諛;否則,換來的仍將是與人相處的悲痛挫敗與失望。
所以,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該守著這個金科玉律:要別人怎麼待你,就先怎麼待人。
言談之中,隨時說個請字,或是“對不起”、“麻煩你”、“你不介意我”等等客套言語,往往能為你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潤滑作用,不但能帶你避開許多無謂的爭執,更使人覺得你是個有教養的人。所以,要討人歡心,就要讓別人感覺到他自己的重要性,而且得發自真誠地去做這件事。
發自內心的微笑
有一次,卡耐基曾參加一個宴會,席間有位女賓,打扮得珠光寶氣、豔麗照人,但臉上表情卻是冷漠如冰,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對一個女人來說,臉上的表情,確實要比她穿戴在身上的首飾要重要得多了。可惜的是這位貴婦人顯然對此一無所知。
查爾斯·史瓦布曾告訴戴爾·卡耐基,說他的微笑價值至少百萬美金。因為除了他那高尚、傑出的人格與才華之外,他那富有魅力的微笑,也是造成他事業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行為的表現往往比語言更具說服力,一臉微笑的人,不假言辭即可告訴你:“我喜歡你,你使我很快樂,我很高興能見到你。”
但虛情假意的笑是沒有此功效的,是絕對騙不了人的,那種笑容是機械、僵硬的,任何人看了一定都會感到非常厭惡。卡耐基所說的微笑,應該是一種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微笑,也隻有這種微笑才有可能在人際關係中引起友善的回響。
全美最大的一家橡膠公司的總裁,曾說他發現一個人除非對他所從事的工作,發自內心的喜愛,否則是絕難成功的。這位企業界臣子,一點也不相信單憑辛勤工作即能成功的說法。“我看過的人太多了!”他說,“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對工作本身充滿興趣與狂熱,而那些一開始工作就板著臉,好似痛苦莫名的人,到頭來沒一個是成功的。”
卡耐基曾經要求過許多生意人,叫他們試著在公司裏始終不變地擺出一副笑臉,而且要持續一個星期,然後再在課堂上,把經曆和結果提出討論。許多學員因此學會了以讚美取代責難,凡事盡可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替別人設想,而不是一味地關心自己。這些轉變對於他們的生活和事業,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如果你天生就不愛笑,那就強迫自己去微笑。一個人沒事的時候,也最好唱個小調,或吹吹口哨,裝出很快樂的樣子。隻要肯這麼做,往往真會帶給自己意想不到的快樂。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就曾說過:“表麵上看來,動作表現是隨著情緒變化而生,事實上它們兩者都是相依相存的。隻要能有技巧地引導意誌所能控製的行動,我們自然能間接地引導我們的情緒,而情緒都是非意誌所能控製的。所以,如果你希望享受到快樂,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挺直腰杆,精神抖擻地坐起來,裝出一副快樂的模樣。”
決定快樂與痛苦的主因,並不在於你是何許人,你的成就高低,或是從事何種行業。在同樣一家公司上班,工作大同小異,就連薪水也相同的個人,就很有可能一個苦不堪言,一個則是如魚得水,樂在其中。原因很簡單,這全是心理態度的原因。
莎士比亞曾說:“世上並無絕對的好壞,那純粹是主觀意念所造成的。”
牢記他人的名字
吉姆·佛雷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很早就輟學,到磚廠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他雖然學曆有限,卻憑著愛爾蘭人特有的熱情和坦率,處處受人歡迎,進而轉入政壇。他連高中都沒讀過,但在他46歲那年就已有4所大學頒給他榮譽學位,並且高居民主黨要職,最後還榮膺郵政部長之職。最叫人佩服的是他還有一種非凡的記人本領,任何認識過的人,他都能牢牢記著對方的全名,而且隻字不差。這就是吉姆·佛雷的過人之處。
每當吉姆·佛雷剛認識一個人時,他定會先弄清他的全名、他的家庭狀況、他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他的政治立場,然後據此先對他建立一個概略的印象。當他下一次再見到這個人時,不管隔了多少年,他一定仍能迎上前去在他肩上拍拍,噓寒問暖一番,或者問問他的老婆孩子,或是問問他最近工作情形。有這份能耐,也難怪別人會覺得他平易近人,和善可親。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的成功也與記住別人的名字有關。他早在10歲那年,就已認識到一般人對自己姓名的重視,而且他還憑著這個發現,有技巧地加以利用,贏得了多人的友善合作。數十年之後,他也是憑著這套哲學,替自己賺進了數以百萬計的財富。有一次他想將鋼鐵賣給賓州鐵路局長文格·湯普遜,於是他就在匹茲堡成立一家規模宏偉的廠房,並以文格·湯普遜的名字來替那家廠房命名。這麼一來,當賓州鐵路需要添購鋼軌時,他自然會向安德魯·卡耐基買鋼鐵。
安德魯·卡耐基善於領導統禦的秘密之一,正是這種尊重、牢記他人姓名的良好習慣,他一直很驕傲自己認識許多部屬,並能牢記他們的名字,他甚至揚言,如由他親自來帶領手下勞工,罷工事件絕對不會發生。
人們除了對自己的名字格外尊重之外,另外還有一種傾向,就是渴望自己能名揚後世、萬古流芳。有的人捐書、捐古物給圖書館、博物館,為的是在撰寫館史時,記上他們一筆,使他們的大名與館長存。教會為了鼓勵信徒捐款,將捐款者大名鑲在玻璃窗上,供人們瞻仰。人之愛名、好名,於此可見一斑。
多數人記不得他人的全名,理由都不外乎是工作太忙、無暇記這些瑣事。但像富蘭克林·羅斯福這樣的大忙人,都還不忘花時間去記一些與他們來往的市井小民的名字,就連一個工匠,他都肯花時間將之牢記在心,以求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友善和尊重。
往往,我們被介紹與其他人相識時,隨口寒暄幾句,而事實上連再見都還沒說,可能我們就已忘了對方的姓名。
拿破侖的侄子,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曾稱他能記下他所見過的每一個人的名字。平日政務繁忙的他,能做到這點,其中有什麼竅門呢?說穿了很簡單,如果他在介紹時沒聽清對方的名字,他會立即說:“抱歉!我沒聽清楚你叫什麼名字!”如對方的姓名很特殊,他還會問:“請問是怎樣拚法?”在談話之中,他會刻意地提起對方的名字,以加深自己的印象,並暗中注意對方的外形、表情和反應,記下對方的種種特征。
如果對方是個重要人物,那他的態度就更加認真了。一等賓客離去,他就立刻將對方的姓名抄在小紙上專心地端詳,盡可能將之映進心底,很久才將紙撕掉。為的就是使對方的姓名,不論是在他耳裏、眼中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