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了決心,方能克服種種艱難,去獲得勝利,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敬仰。所以,有決心的人,必定是最終的勝利者。隻有決心,才能增強信心,才能充分發揮才智,從而在事業上做出偉大的成就。
對很多人來說,猶豫不決的痼疾已經病入膏肓,這些人無論做什麼事,總是留著一條退路,絕無破釜沉舟的勇氣。他們不明白把自己的全部心思貫注於目標,是可以生出一種堅強的自信的,這種自信能夠破除猶豫不決的惡習,把因循守舊、苟且偷生等成功之敵,統統捆縛起來。
有人喜歡把重要問題擱在一邊,留待以後解決,這其實是個惡習。如果你有這樣的傾向,你應該盡快將其拋棄,你要訓練自己學會敏捷果斷地做出決定。無論當前問題是多麼的嚴重,你固然應該把問題的各方麵都顧及到,加以慎重地權衡考慮,但你千萬不要陷於優柔寡斷。倘若你有著慢慢考慮或重新考慮的念頭,你準會失敗。即便你的決策有一千次的錯誤,也不要養成優柔寡斷的習慣。
當機立斷的人,遇到事情就會迅速做出決策。而優柔寡斷的人,進行決策時,總是逢人就要商量,即便再三考慮也難以決斷,這樣終歸一無所成。
如果你養成了決策以後一以貫之、不再更改的習慣,那麼在作決策時,就會運用你自己最佳的判斷力。但如果你的決策不過是個實驗,你還不認為它就是最後的決斷,這樣就容易使你自己有重複考慮的餘地,就不會產生一個成功的決策。
如果決策後絕不更改,你就會深刻地認識到,未經深思熟慮的決策,必定不會成功,執行了這樣的決策也隻是徒受損失。這樣,你就會在決策之前,小心翼翼慎加判斷,從而訓練、發揮你自己的最佳判斷力。
激發自己巨大的潛能
約翰·費爾德看見自己的兒子馬歇爾在戴維斯的店裏招待顧客,就問戴維斯:“戴維斯,近來馬歇爾生意學得怎樣?”
戴維斯一邊從桶裏揀出一隻蘋果遞給約翰·費爾德,一邊答道:“約翰,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不想讓你日後懊悔,而我又是一個直爽的人,喜歡講老實話。馬歇爾肯定是個穩健的好孩子,這不用說,一看就知道。但是,即便在我的店裏學上1000年,也不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他生來就不是個做商人的料。約翰,還是把他領回鄉下去,教他學養牛吧!”
如果馬歇爾依舊留在這個地方,在戴維斯的店裏做個夥計,那麼他日後絕不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商人。可是他隨後到了芝加哥,親眼看見在他周圍許多原來很貧窮的孩子做出了驚人的事業,他的誌氣突然被喚起,他的心中也燃燒起一個要做大商人的決心。他問自己:“如果別人能做出驚人的事業來,為什麼我不能呢?”其實,他具有大商人的天賦,但戴維斯店鋪裏的環境不足以激發他潛伏著的才能,無法發揮他貯藏著的能量。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才能來源於他的天賦,而天賦又不大容易改變。但實際上,大多數人的誌氣和才能都深藏潛伏著,必須要外界的東西予以激發,誌氣一旦被激發,如果又能加以繼續關注和教育,就能發揚光大,否則終將萎縮而消失。
因此,如果人們的天賦與才能不被激發、不能保持、不能得以發揚光大,那麼,其固有的才能就要變得遲鈍並失去它的力量。
愛默生說:“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叫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表現“我”的才能的最好途徑。拿破侖、林肯未必能做的事情,但“我”能夠做,這隻要盡“我”最大的努力,發揮“我”所具有的才能。
我們大多數人的體內都潛伏著巨大的才能,但這種潛能酣睡著,一旦被激發,便能做出驚人的事業來。
在美國西部某市的法院裏有一位法官,他中年時還是一個不識文墨的鐵匠。他現在60歲了,卻成為了全城最大的圖書館的主人,獲得許多讀者的稱譽,被人認為是學識淵博、為民謀福利的人。這位法官唯一的希望,是要幫助同胞們接受教育,獲得知識。可是他自身並沒有接受係統的教育,為何產生這樣的宏大抱負呢?原來他不過是偶然聽了一篇關於“教育之價值”的演講。結果,這次演講喚醒了他潛伏著的才能,激發了他遠大的誌向,從而使他做出了這番造福一地民眾的事業來。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直到老年時才表現出他們的才能。為什麼到老年會激發他們的才能呢?有的是由於閱讀富有感染力的書籍而受到激發;有的是由於聆聽了富有說服力的講演而受感動;有的是由於朋友真摯的鼓勵。而對於激發一個人的潛能,作用最大的往往就是朋友的信任、鼓勵、讚揚。
在印第安人的學堂裏,曾經刊登過不少印第安青年的照片。他們在學校裏畢業時的神情與他們剛剛從家鄉出來時的神情大為不同。在畢業照片上,他們是一副氣宇軒昂的模樣——個個服裝整齊,臉上流露出智慧,雙目炯炯,才華橫溢。看了這樣的照片,你一定可以預見他們將來能做出偉大的事業來。但是大部分人回到他們自己的部落以後,奮鬥不多時,就不能保持他們新的標準了,逐漸又恢複舊日的麵目。這當然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也有少數人由於具有堅強的意誌,具備了抵抗墮落的力量。
倘若你和一般失敗者麵談,你就會發現:他們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獲得良好的環境,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曾走入過足以激發人、鼓勵人的環境中,是因為他們的潛能從來不曾被激發,是因為他們沒有力量從不良的環境中奮起振作。
在人的一生中,無論何種情形下,你都要不惜一切代價,走入一種可能激發你的潛能的氣氛中,可能激發你走上自我發達之路的環境裏。
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勵你的人,這對於你日後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響。你更要與那些努力要在世界上有所表現的人接近,他們往往誌趣高雅、抱負遠大。接近那些堅決奮鬥的人,你在不知不覺中便會深受他們的感染,養成奮發有為的精神。如果你做得還不十分完美,那些在你周圍向上的人,就會來鼓勵你下更大的努力、作更艱苦的奮鬥。
善於借力和用人
任何青年人一跨入社會都應該學會待人接物、結交朋友的方法,以便互相提攜、互相促進、互相借重,否則,單槍匹馬絕對難以發展到成功的地步。
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親自預先寫好他自己的墓誌銘:“長眠於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業過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優秀的人。”
大部分美國人都有一種特長,就是善於觀察別人,並能夠吸引一批才識過人的良朋好友來合作,激發共同的力量。這是美國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寶貴的經驗。
任何人如果想成為一個企業的領袖,或者在某項事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種鑒別人才的眼光,能夠識別出他人的優點,並在自己的事業道路上利用他們的這些優點。
一位商界著名人物、也是銀行界的領袖說,他的成功得益於鑒別人才的眼力。這種眼力使得他能把每一個職員都安排到恰當的位置上,而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不僅如此,他還努力使員工們知道他們所擔任的位置,對於整個事業的重大意義,這樣一來,這些員工無需人的監督,就能把事情辦得有條有理、十分妥當。
但是,鑒別人才的眼力並非人人都有。許多經營大事業失敗的人,都是因為他們缺乏識人才的眼力,他們常常把工作分派給不恰當的人去做。他們本身盡管工作非常努力,但他們常常對能力平庸的人委以重任,卻反而冷落了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使他們埋沒在角落裏。
其實,他們一點都不明白,一個所謂的幹才,並不是能把每件事情幹得很好、樣樣精通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麵做得特別出色的人。比如說,對於一個會寫文章的人,他們便認為是一個幹才,認為他管理起人也一定不差。其實,一個人能否做一個合格的管理人員,與他是否會寫文章是毫無關係的。他必須在分配資源、製定計劃、安排工作、組織控製等方麵有專門的技能,但這些技能並不是一個善寫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備的。
世上成千上萬的經商失敗者,都壞在他們把許多不適宜的工作加在雇員的肩上去,再也不去管他們是否能夠勝任,是否感到愉快。
一個善於用人、善於安排工作的人,就會在管理上少出許多麻煩。他對於每個雇員的特長都了解得很清楚,也盡力做到把他們安排在最恰當的位置上。但那些不善於管理的人竟然往往忽視這一重要的方麵,而總是考慮管理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樣的人當然要失敗。
很多精明能幹的總經理、大主管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常常在外旅行或出去打球。但他們公司的營業絲毫不受利的影響,公司的業務仍然像時鍾的發條機製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那麼,他們如何能做到這樣省心呢?他們有什麼管理秘訣呢?——沒有別的秘訣,隻有一條:他們善於把恰當的工作分配給最恰當的人。
如果你所挑選的人才與你的才能相當,那麼你就好像用了兩個人一樣。如果你所挑選的人才,盡管職位在你之下,但才能卻要超過你,那麼你用人的水平真可算得上高人一等。
這不是什麼特別稀罕的事情,有許多雇員的辦事能力還往往要在雇主之上,這些人隻要機會一到,就立即可以自創事業。有很多本可以大建功業的人都是因為沒有把握好的機會,以致一生默默無聞。不少青年人剛開始工作就顯示出驚人的才幹和做事的能力,但後來因為有了家庭、拖兒帶女,便不敢拿出全部的勇氣,去像他們的老板那樣搏擊一番,打出一片新的天空——雖然他們也常常想:如果自己獨立奮鬥,成就決不會在自己的老板之下。
這種推測是合乎情理的,有許多人之所以有驚人的發展,造成偉大的事業,往往是因為他們受了重大的壓迫。比如,當美國的政治發生重大變故、國內大亂、人民居無定所的時候,像林肯、格蘭特、法拉格特、謝爾曼、李將軍等人便挺身而出,受命於危難之間,擔起了國家的重任。如果那時美國國泰民安、氣象平和,那麼這麼多偉大人物即便有滿腔的抱負,也許仍然會在默默無聞中度過一生!
所以,也許現在美國有許許多多偉人正在沉睡著,也沒有人去特別地注意他們。但如果發生重大的變故,那麼這些早已有所準備的人,便立即會挺身而出、一鳴驚人,創下不朽之功勳。等到一切變亂平定,恢複平靜後,他們又會重新回到人們毫不注意的一隅,安度晚年。
如果一個人能被委派一種責任重大的工作,同時又為上司所堅決信賴時,他往往容易在艱難環境的壓迫下和求勝心切的激勵下,立意要使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出色,一定會將他所有的才識、能力施展出來,他會竭盡全力做到讓上司稱心滿意。反之,如果上司給他安排的工作與他本身的才能誌趣不合,同時上司還時時無理地幹涉他、不肯完全信任他,那麼他對自己的工作一定很灰心,還會覺得在目前的職務上一定不能有大的發展。這樣,他就隻會每天聽著上司的命令,按部就班地工作著,而無法把自己充分的才能完全用到工作上去。他深知,自己雖然有成就大業的才幹和力量,但因為雇主的不信賴,根本就無法發揮出來。
發揮自己的潛力
在每個人的身體裏麵,都潛伏著巨大的力量。這些力量,隻要你能夠發現並加以利用,便可以幫你成就你所向往的一切東西。
人們體內的億萬細胞中,有著巨大的潛在力量。這種潛力要是能夠被喚醒,就能做出種種神奇的事情來。然而大部分人好像都不明白這一點。病人在病勢垂危、呼吸困難時,在聽了醫師或親友的一席熱烈懇切的安慰話後,竟然會起死回生。這種情況在醫生看來,也是常有的事。一般來說,疾病之所以置人於死地,首先是因為病人也失掉了對生命的自信。
世界上有無數庸庸碌碌的人,有些人竟然到了難以自立的地步,但在這些人的體內同樣有著巨大的潛能,隻要能夠激發他們體內的一小部分潛能,就可以成就他們偉大的、神奇的事業。
在人們的身心裏麵,其實封鎖著極大的內在力量。比如,有人遇到某種意外事件或災禍時,一般人都會奮不顧身地去救他。實際上,每個人都具有潛在的英雄品格,而意外事件和災禍不過是催化劑,使人有了顯露這種品格的機會。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在災禍臨頭時,能做出的事情是令人驚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