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開源還要節流,省錢是生活硬道理(2)(2 / 2)

年輕人在該舍得的時候要舍得,該節省的時候要節省。

猶太著名的船商銀行家斯圖亞特曾經有一句名言,他說:“在經營中,每節約一分錢,就會使利潤增加一分,節約與利潤是成正比的。”

斯圖亞特努力提高舊船的操作等級以取得更高的租金,並降低燃油和人員的費用。

也許是銀行家出身的緣故,他對於控製成本和費用開支特別重視。他一直堅持不讓他的船長耗費公司一分錢,他也不允許管理技術方麵工作的負責人直接向船塢支付修理費用,原因是“他們沒有錢財意識”。因此,水手們稱他是一個“十分討厭、吝嗇的人”。

直到他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王國,他的這種節約的習慣仍保留著。

一位在他身邊服務多年的高級職員曾經回憶說:“在我為他服務的日子裏,他給我的辦事指示都用手寫的條子傳達。他用來寫這些條子的白紙,都是紙質粗劣的信紙,而且寫一張一行的窄條子,他會把寫的字撕成一張長條子送出,這樣的話,一張信紙大小的白紙也可以寫三四張‘最高指示’。”一張隻用了五分之一的白紙,不應把其餘部分浪費掉,這就是他“能省則省”的原則。

可見,無論生意做多大,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潤,節約每一分錢,實行最低成本原則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節約每一分錢,把錢用在刀刃上,這應該是每個年輕人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永遠不講排場亂開支

大多數人或許都認為,成功人士就是開著新型豪華跑車,手持各類昂貴的高級會員卡,佩戴名牌手表,穿著名牌衣服、鞋子,住在豪華別墅裏的人。

擁有這一切的人的確令人羨慕,因為表麵上看起來他們過著比一般人好得多的生活。事實上,有很多人在提前透支過著一種自己根本負擔不起的生活,他們在拿著自己的虛榮心到處炫耀。

小月夫婦是一對典型的現代時尚“月光族”。他們兩個人都在外資公司工作,四位家長也都各有收入,不用他們孝敬。按說他們兩個人每月收入高達2~3萬,應該可以存下不少錢,但是錢這東西往往來得快走得也快。

沒多久小月懷孕了,老公及四位家長都不同意她再獨自駕車上下班。小月老公已有一輛別克,兩人聽說車子不經常開就特別容易出故障。於是兩人便決定將小月的車賣掉。

小月這輛車買來還不到一年,總共跑了還不到10000公裏,但是賣二手車的價格卻隻有新車的70%,還不包括上牌等一係列費用。也就是說,這輛車從買回家到賣出去雖然不到一年時間,但是兩人損失就高達5萬多元。

不久小月夫婦同時看上了一款進口新型寶馬車,於是在五一節促銷中,兩人終於禁不住誘惑花80多萬元買下了這款車。從那以後,小月家的那輛別克車就被冷落在車庫裏,每月光養車費就白花三四千元。

任何商品的總成本中都包括購買和運轉兩大直接成本,除此之外,還包括一種叫做“機會成本”的東西。

機會成本是指投資者可以用資金做其他的投資用途。就以小月夫婦為例,他們將80多萬元用於購車,就無法將這筆錢進行別的投資了,因此也就無法得到其他投資的收益。

如果小月夫婦用這80多萬元投資一套住房,幾年之後,房子價格就會上漲,他們的資金也將升值,而他們購買的汽車的價格卻在急劇下跌。

事事難以預料,小月的老公因為工作上的事與他頂頭上司發生了爭吵,最終辭職離開了公司。在失業的一段時間裏,他發現自己不僅失去了物質來源,也失去了自己以往的身份;過去他將大部分時間用來上班、應酬、掙錢,那些都是為了“秀”給別人看,而現在他丟掉了工作,一切都隻有從頭再來了!

“金錢容易引發意外,任何人對待金錢都要謹慎,否則就要損失金錢。先要學會看管少數金錢,然後才可以管理更多金錢,這是最聰明的提防金錢損失的辦法。”

一個人不管多麼富有,絕不能隨意揮霍錢財。在宴請賓客時,以吃飽吃好為主,不要講排場亂開支。在生活中,以積蓄錢財為尚,不要用光吃光,鬧得手頭空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