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永不落伍,持續學習向更高的工作境界邁進(1)(1 / 3)

現代市場競爭激烈,一個人隻有堅持學習,不斷進行知識的積累與更新,才能使自己適應急速變化的時代,獲得更高的薪酬。職場上,競爭無處不在,如果你還在原來的地方踏步,而別人則是不停地向前奔跑,剛開始可能拉開的距離不大,但是時間一長,你就該追悔莫及了。如何掌控你的工作?隻有不斷給自己補充知識和能量,才能在職場獨領風騷,永遠常青。

學習幫助成功

在哈佛眾多的商業精英中,喜歡學習善於學習的人比比皆是。比爾·蓋茨就是一個熱愛學習的榜樣。在哈佛讀大學期間,別人熱衷於談戀愛,他卻熱衷於電腦軟件和看關於財經的書籍。他認為看書比談戀愛更好玩。比爾·蓋茨喜歡學習,學習使他擁有了豐富的知識,他不僅在軟件方麵作出了獨特的貢獻,而且在企業管理上也創出了一套適合現代企業的方法,這就是期權製,讓主要員工獲得公司股票的期權。不是說微軟創造了上百個億萬富翁嗎?現代很多大型企業都采用了微軟的管理方式,比爾·蓋茨在管理方式上的貢獻也許比他在軟件方麵的貢獻還要重要。

194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曾任美國財政部長的唐納德·托馬斯·裏甘也是一個喜歡學習的典範。

裏甘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人。他於194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參加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以後,他進入華爾街著名的美林證券工作。從此,他平步青雲,直至在裏根政府中擔任財政部長、白宮辦公廳主任。在職期間,他訪問過中國。1987年,他卸任返鄉。在華爾街工作期間,他在美國股票市場上興風作浪,在華爾街翻雲覆雨,成為金融界裏財雄勢大的人物。在擔任財政部長期間,他為美國播下了意義最為深遠的稅收改革的種子。而作為辦公廳主任,他孜孜不倦並卓有成效地為美國國會提出的政策、綱領進行工作。無論是在美國金融界還是在美國政界,他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裏甘喜歡用知識武裝自己,幾乎是終生學習。他知識淵博而又善於分析,他強調知識在社會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他還善於思索,他的“思索”往往等於是一位作者由於要使一項大膽的構思有逼真感而對細節加以精細的描寫。他常喜歡用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法問自己: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你現在在做些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做?

這便是他常常檢驗自己的法寶,他用“簡單問題”的方式來達到自己學以致用的目的。他具有與證券經紀有關的廣博知識,諸如:有多少種類的證券及其利弊,各證券間如何買賣兌換,能反映股票價格升降趨勢的“價格指數”等。對此,他都有深入透徹的研究;較好的法學知識又是他從事證券經濟必不可少的;金融學(包括銀行學)方麵的知識也較為廣博豐富。這些知識是構成他在股票市場中叱吒風雲的一個方麵。

善於掌握信息,能準確分析行情是他極富操縱能耐的又一方麵。在證券(股票)經營中,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於:能不能充分掌握和利用一切有關信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把握住經濟金融的脈搏,正確加以分析,及時作出決斷——哪些可買進,哪些應趕快賣出才能賺錢。為此,他根據美國大型股票市場隻設在紐約、芝加哥和舊金山三地的十幾家全國性交易所的特點,通過專門途徑不時地掌握這十幾個交易所的行情,自己分析判斷,並根據“價格指數”進而作出決斷。如20世紀70年代初電腦業開始迅速發展,生產電腦的公司其股票價格呈上漲趨勢,並漸成熱門貨。他看準了這個行情,大量買進這類股票,結果賺了大錢。

從這兩方麵可以看出,他不愧是證券經紀方麵的高手,金融行業的專家。也正是這兩方麵的能耐,幫助他逐步發跡成了華爾街的一位大亨。實際上,裏甘並非技止於此。他曾說:“我從不認為自己會是一個好的業務人才。我是很蹩腳的經營者,而這不是一種婉轉的說法。我能理解業務如何進行,這使我很驚訝,因為我從未認為自己在這方麵有任何天資。另一件使我驚訝的事是我把事情弄好之後所得到的滿足感。”

裏甘認為,在美國,了解經濟學的最佳途徑是通過閱讀通俗的刊物而不是學術性的刊物。一個閱讀《商業周刊》、倫敦的《經濟人》《華爾街日報》和《幸福》的人,是能夠很好地掌握這門學科的,裏甘適逢其時而又適逢其機。對金錢的興趣使得他對經營管理學也有一套說法:“我們談論財務管製,在這方麵我們所做的許多事都並不是我們要做的,而是美國社會強迫我們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