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責任、勤奮、恒心——掌控工作的三大法寶(2)(2 / 2)

懶惰的人常會抱怨,為什麼自己沒有能力讓家人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勤奮的人則會說:雖然自己不具備多大的能力,但是可以拚命工作來爭取麵包。

多年的行為習慣決定著一個人的品性。同樣的行為重複多次就會變得不由自己控製了,就會很輕鬆地做同樣的事情,習慣了不照著做已經不可能,而人的品性也正是這樣形成的。

有一個失業者,他為人老實,對工作從來不懶惰。他希望工作,卻總是被工作拋棄在門外。他曾經努力改變,但終究還是失敗,照這樣看來,似乎勤奮也沒讓他收獲什麼。

但隻要看看他以前的工作經曆,就可以發現,盡管他的確做過很多事情,但卻總是感覺自己承受的負擔太重,習慣了逃避。他希望自己能過上安逸的生活,渴望無所事事是他最大的樂趣。

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沒有珍惜所擁有的,雖然他一心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但終究是一無所獲。

在企業裏,經常會出現員工抱怨老板太苛刻,認為他們為他那麼勤奮工作根本上就不值得,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雖然,在工作的時候,你的懈怠,會對整個工作的進度造成一定的破壞,使工作無法正常進行,但受損害最大的可能還是你自己。

安逸生活會使人墮落,無所事事會使人喪失能力,而唯有勤奮工作才是高尚的,才會給人以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擁有恒心,永不放棄

“不拋棄,不放棄”已經成為這兩年來無人不知的流行語,而《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也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他以他的樸實、堅韌的心態向人民闡述了一個深刻而又簡單的人生哲理:堅持不放棄,你就能成功。

許三多不是一個聰明人,也不是一個英雄,但是他卻憑借他那顆堅韌的心,完成了很多即使聰明人也完成不了的事情。從最初呆板、懦弱的“三呆子”,到不合格、沒有優點、缺點一堆的“許木木”,直到最終完全成形的好士兵“許三多”,這部電視劇不僅僅打造了一個“孬兵”的成長曆程,也打造了一個因為勇於堅持,而打動了無數觀眾,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視奇跡的神話。劇中的許三多不英俊不聰明,不機靈不瀟灑,既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也幾乎沒有什麼光輝事跡。他以文化低,智商不高,能力有限的麵貌示人,一反“光環男一號”的傳統,成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然而這個普通人身上卻有一股傻傻的韌勁,願意埋頭苦幹直至成功。許三多用他平凡的形象和經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不拋棄,不放棄”就能成功的故事,許三多的精神形象地表達了我們這一小節所講的精髓——堅韌之心,永不放棄。

堅韌之心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心態。你可以是不聰明的,不機智的,沒有經驗的,沒有天賦的,但是你不可以是沒有恒心的。沒有一顆堅持到底的心,再簡單的事情也可能因為你不堅持而以失敗告終。

圖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寶藏就陳列在開羅博物館內,其內的第二層樓大部分放的都是燦爛奪目的寶藏,像黃金、珠寶、飾品、大理石容器、戰車、象牙與黃金棺木等等,這些巧奪天工的工藝品吸引了無數的參觀者和考古學家,然而要不是因為霍華德·卡特堅持決定再多挖—天,這些震驚世界的寶藏也許仍不見天日。

1922年的冬天,霍華德·卡特幾乎把所有可能出現年輕法老王墳墓的地方統統考察了一遍,仍然沒有收獲。然而就當他們幾乎放棄了可以找到法老墳墓的希望時,霍華德·卡特堅持讓他的讚助商再提供一天的支援,他不甘心就這麼輕易放棄。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就是這一天的堅持,轟動了世界,改變了霍華德·卡特的人生,他成功了。卡特在自傳中這樣寫道:“這將是我們待在山穀中的最後一季,我們已經挖掘了整整六季了,春去秋來毫無所獲。我們—鼓作氣工作了好幾個月卻也沒有什麼發現,隻有挖掘者才能體會到這種徹底的絕望感;我們幾乎已經認定自己被打敗了,正準備離開山穀到別的地方去碰碰運氣。然而,要不是我們最後垂死的一錘努力,我們或許永遠也不會發現這座超出我們夢想所及的寶藏。最終,我們還是成功了。”

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堅持不懈便能換來成功。新時代的“三多”精神我們是不能丟的,堅持多一點,信心多一點,樂觀多一點,也許成功就在距離我們半英裏的地方,也許成功就在第二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