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你是一名業務員。業務員的工作就是要對業務精通。如果自己沒有管好自己,沒有按自己的工作規則來辦事,就很容易變得懶散,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結果肯定不會有什麼作為。業績突出的業務員,大多自我控製能力很強。他們會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時間多的話他們會做更多的業務;會為客戶在各方麵提供更多的好處與方便;有時會考慮到自己能不能做到多為公司做出點貢獻。
工作沒有計劃,同時又想把事情做好的人,會總感覺自己一個人不行,需要很多人一起幫忙,才會把事情做成功。
每日、每周、每年計劃都要做
在具體的行動中,最重要的是將我們的時間按長短做出周期性的安排,這樣有助於我們合理利用不同階段的時間來做短、中、長期計劃表。
1.每日計劃
(1)一天的周期
你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你在一天內要做些什麼?
每天都有固定的24個小時,如果我們將一天的時間,看成幾個單位的集合的話,會比較容易安排和分配。
如果能掌握一天的結構與周期,就能對自己一天的行動在大腦中產生大致的一個安排。這就意味著,每天你對自己在一天的時間內能幹什麼,在什麼時間段裏完成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有了這樣粗略的安排,你就可借此思考,自己能否既有能力做到這些事,並且還不浪費時間。
(2)時間分割
從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考慮的話,以兩個時間為單位,是一個比較恰當的單位時間。當然,這個單位時間會因個人職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了解自己身體的周期(早起型、晚睡型),並配合之。創造出自己的時間周期,就可以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
請注意,把時間分割為幾個單位,並是要求我們嚴格照此一絲不苟地行動,這樣做的目的,隻是有助於我們能夠更合理地安排時間。
(3)各時間段任務安排
根據時間段和生理周期的特點,在各時間段安排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早上2個單位,下午1個單位,晚上1個單位,通常是工作、學習效率較高的時間。在自己的生理範圍內,合理利用好這些時間,將會讓你省時省力地完成一個個任務。
隻要思考今天要在哪個單位做什麼事,日計劃的時間表安排就算完成了。
2.每周計劃
(1)掌握一周的周期
在掌握一天的周期與結構後,再來掌握一周的周期與結構就簡單了。
一周的周期實際上是一天周期的集合,首先將一天的時間周期化,才能做好一周的時間安排。如果每天的計劃較為平淡,或偶有高潮,那麼一周的計劃隻要依日計劃的時間表,就能輕而易舉地完成。
掌握你日常生活一天的周期化與一周的周期化,就是你是否能逐步完成計劃與時間表的要訣。
月周期與年周期,因為周期較長,麵對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對我們而言是較難把握的。比較起來,一周在感覺上比較容易掌握。掌握這種讓人有概念的時段,就是安排時間表的竅門。
(2)時間分割
事實上,當以周為單位時,即使其中的一天被浪費,仍有機會使這一周充實。
所謂以一周為單位,安排生活計劃,是說最好在星期幾開會或商談,最好在星期幾看書或上課,好不容易才拍下的錄像帶該在哪一天看……給每個日子獨特的個性。
以天為單位的時間有時太短了,某些任務或許很難在一天之內完成,但如果以周為單位的話,就可以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分配每一天的個性,甚至有時一天都用作休息也不要緊。比如,快樂的星期五,運動或文化的星期四,旅行的周末等。每一天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工作和生活起來自然更加充實。
3.年度計劃
一年有54周,以周為單位,製造一些變化。
年度計劃應該詳細地標出這一年的重要日子,如節假日等,使我們能好好掌握住一年的時間。我們可以這些重要日子為指引,重組我們對時間的籠統印象。如在某日附近該做這件事,又快到了該做那件事的時候了,在這周休假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