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都是因為孫益華
不是因為一個賭約,可能《六人幫》故事第二集;《金血》迄今仍未麵世——至少,會延後些才能出書。
《六人幫》故事係列是“武俠現代化”和“現代武俠化”構想下的出擊之一。我是最早期推動和倡議寫“現代武俠小說”和寫“現代俠者”作傳的人。早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已在台推出《今之俠者》。迄今,我這想法非但沒有變,而且還更周密、強烈了,我是沒道理不為這抱負而創作下去的。
無奈,原先連載這故事的報刊,因編輯方針變異,邀我改寫仍以古代為背影的傳統武俠小說。怕是《黑火》已經發表,下集總不便便交另一家報刊“續俠”,這樣做對讀者、編者都未免說不過去,於是這一擱筆,就耽誤了整整五年。
到今天,《金血》仍然寫成了,除了在台“晨星出版社”陳銘民先生的催促(說來慚然,我倒先拿了他十數萬的“訂金”,足有五年,才交續稿,他宏量等足五載,才”約略”
催上那麼一催,反而使我更覺汗顏),以及香港版陳雨歌的支持外,主要還是因為一個“賭注”。
孫益華又名公孫十二(公公——下麵這兩個字是大多數“目成一派合作社”的成員替他加上的“號稱”),是我個人的好兄弟兼好朋友,而巨也是武俠小說的好讀友和武俠創作的好戰友,他覷著一次我和許多朋友在場在會聚中,公然提出“挑戰”,在指定的期假內希望我寫成《金血》。當時,因為有一個月的時間,雖然手邊有三個小說和兩個係列要趕,但預計還是有四成以上的勝算,所以,我亦要趁他和催迫以便自我催通,我還是接受了這個賭約,包括了這個賭約裏負方的“懲罰”。
沒料,”劇情”急轉直下的,我急著要交的稿子遽然倍增,而稿酬亦增,好友密友來港田港,更應抽時間心力,或解決,或相伴,以致我能抽出時間、喘一口氣、正要走過神來回到《六人幫》故事的情節中時,離期限也不過四天不到的一百個小時了、於是所謂四成把握,剩下不到一成。
——何況,《金血》未下筆前,已先後寫了七篇人物稿,以及《殺手的慈悲》、《許》、《斷了》、《你死了沒有?》、《有,你死過未?》等六個短篇武俠,還有中短篇武俠《彈指相思》及中篇武俠《銷魂》和長篇武俠連載《傷心小箭》,雖不致“油盡燈枯”,但“大傷無氣”,已在所難免。
總算,在小倩悉心配合下,我總算能在期限的當天在眾目為證兩天不眠的情形下完成了八萬多字的“金血”全書,算是無愧以對孫醫生及兩陳出版人的期許與信諾。
話說回來,益華甘冒大不違,找我賭這一場,用心良苦,惡人做盡,為的無非是迫我把該寫和早該動筆了的稿子完成而已。
他對我相知甚深,打從“下戰書”開始,他就沒打算贏過;而友人多亦知我甚詳,都笑他這次賭戰“不會有好不下場。”我亦有自知之明,寫作是我的專業。既在接戰,隻有戰死的,絕不會不戰而逃的。孫十二理事故意去找一場“必敗的決戰”來打,而且,他一心一意(雖然打口頭上氣勢必須咄咄)“求敗”而非求勝,故此都是因為他,才終於使的筆“流”出了“金”。
他這也算是“明知不可而為”,看來青霞演出“東方不敗”
之後,他無妨去試演”公孫求敗”了。是為記。
稿於一九九二年六月十六日遊上環並獲曹正文贈文房四寶及穴位按摩器。
校於同年同月十二日《新潮》刊出我寫小關篇,體重降至1305。
二校於九二年八月十八日收到關德輝禮物及書信與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