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至此,雲櫟抬眼看了眼蹙著眉的邵寧,稍停頓了一會兒,才繼續道“可若論武學,阿寧那位嫡弟年紀也與帝姬殿下相差無幾,而且早就聽說其骨絡清奇,在武學上天賦過人,你邵府的武師更是對其誇讚有加,若不是邵大人掩著,在繁央也算是有所微名了,櫟也是希望阿寧能在邵大人提上一番,能請邵奕公子入文齋閣,學習的同時教授一下帝姬殿下武學”
這廝也欺人太甚,現在把想法都打到他小弟身上了,若問人現在邵家風頭最盛的那位是誰,常人都會回答一句邵寧將軍,但在家中,這個小他一輪出生的小弟才是真正的備受寵愛,自己比之他就如過季的菜肴,無人問津
當然,這隻是誇張的說法,但他的雙親就是如此執行的,想想當初他被關的禁閉與小弟走路摔一跤都會引起家中人前來關切問候,邵寧覺得自己雖已過那個年齡,但這對比差異太大,有時還是會不免鬱鬱
小弟名為奕,取“張華短章,奕奕清暢”之意,最主要的一點還有父親大人認為邵家好不容易得了個生的如此有文人麵貌的子嗣十分欣喜,故而仔細查閱了一番典籍才取的,想他當初的寧字,相比之下就未免有些簡單,但再如何也是雙親的心意,邵寧還是不在多想
隻是後來阿奕長大,本來父親是希望阿奕學文的,在其啟蒙時就請了大儒來教授邵奕的,卻因為對方自幼身體不好,教上了一段時間,就暫停了課,讓阿奕學武以強身健體
可不曾想,阿奕在武學上的進度遠勝文學,直到後來阿奕徹底喜歡上武學時,邵父也隻能無奈著答應,他還希望他的子嗣中能有一個在文學這條路上取得成就的,卻未想自己這個長的清秀雅致的幼子最終還是選擇了武學這條路
但雖是這樣,他還是等邵奕大了些後又為其請了一名大儒教授他,邵奕在武學上的天賦他也限製他人往外傳,幼子身體不好,能留在繁央才是好的,邵家已經有了個為國馳騁沙場的邵寧將軍,並不缺一個身體不好的邵奕
這點邵寧也是清楚,自己的小弟,不論在自家如何,在外,他還是得護著,如今阿櫟說出這番話來,他才開始真正的頭疼,先不論其他,若是雙親知道自己答應了這個可能要使邵奕離開家待在的主意,自己是絕對沒有好果子吃的
相處了這些年,邵寧的想法雲櫟又怎麼可能不知,他先等了一會兒,等對方將此事想了一番後才開始說出自己的見解“櫟自然知道邵奕公子於邵家的重要性,隻是帝姬殿下這個身旁伴讀的位置也是有他的好處的,邵家因邵奕公子身體,不想邵奕以後入得軍營,這留在繁央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