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帝姬歸來(1 / 2)

看見女童出了那座宮殿,領著這支隊伍的侍人連忙上前,一手迎著這位帝姬殿下來到一座刻著暾將出兮東方圖的鑾駕前,侍人及宮娥一同跪著迎接這位殿上,兩名宮娥支開紗幔,女童踩著侍人的脊椎上了鑾駕,待其端坐安穩之後

隨著領者侍人一聲“起鑾,擺駕棲鸞殿”,這支隊伍朝著當今皇後娘娘的宮殿行去,好像從未停留在這偏僻之處一樣,他們未曾遮掩自己的行蹤,而這座顯眼的鑾駕更是隨著他們一路矚目,但當今皇後娘娘可是曾經的白家家主,這一路之人就算親眼目睹,也會同未曾見一般,絕不會多言

而這座赤浮皇宮的主人,當今的陛下,皇後娘娘好像並沒有打算有加以隱瞞的意思

“恭迎帝姬殿下回宮”棲鸞宮偌大的宮門前,已有侍人在此等候這位帝姬殿下的歸來,宓妙領先於前

女童在侍人的呼聲中下了鑾駕,她對前麵的宓妙稍稍頷首,黑眸平靜如湖麵一般,風來之前未有一絲漣漪,緩步在眾人低首時踏入宮門,宓妙隨之一旁,侍人跟於其後

一路安靜,未有他言,隨在一旁的宓妙,看著身著黑金交映的宮裝,恰如平常帝姬殿下,不由想到在書閣中閱著手劄的皇後娘娘,果然不愧是同一血脈,這性格也是極為相似

“殿下,娘娘在內等著殿下”宓妙帶著女童來到一座位於棲鸞宮偏殿旁的閣樓前,閣樓有三層高,以楠木建造,窗欞欄杆皆刻著各種飛禽走獸的圖案,栩栩如生,像下一刻便要衝出這座建築,化羽而飛

書閣後是一方池塘,若用目過久,便可往池塘這邊的窗欞望去,一片玉蓮亭亭玉立,到夜還能欣賞一會兒荷塘月色

女童看著這座熟悉於心的建築,待宓妙稟完,便直接踏入書閣內,朝她常待的主室行去,侍人都候在閣外,隻有宓妙一人隨帝姬殿下一同入內

穿過底層一排排整理列放的書海,再經過一道楠木階梯,來到一塊開闊地帶,此處的書籍都分室歸納,有侍人抱著典籍經過,見二人,便停步行禮,而女童則筆直向前,往最裏麵的那間主室行去

守在主室外的兩名侍人朝女童見禮,為這位帝姬殿下推開主室閉上的門扉,二人雖一身侍人裝扮,但還是能見其身姿曼妙,麵容更是蛾眉曼睩,難得的是連樣貌都如出一致

她們本是九族中的貴女,卻因三年前之事,無顏再歸府,她們是被家族拋棄之人,龐大的家族是不會在乎犧牲一兩個優秀子弟,會有更多新鮮的血液代替她們,畢竟相對於可能承擔帝王的不悅,棄子也不算什麼,可笑入宮前,她們竟以為還可以回去

所以才央求皇後娘娘,願以侍人的身份留於宮中,後因白芷皇後認為,二人既然是九族貴女,受到的教養,學識各方麵也不會落人之下,便讓二人來到書閣,看著帝姬殿下讀書

二人也覺得能與這位被璃墜古玉認可的帝姬殿下一處,必定是娘娘信任她們,便也盡職的看著帝姬殿下讀書,皇後娘娘不在時,回答一些殿下在書中遇到的疑問

這樣的生活倒是比以前在府中還要舒意,不必念著太多,旁人因為她們這曾身份,也是加以敬重,她們的榮辱可謂是全部係在這位僅三歲的帝姬殿下身上了,畢竟她們已被人於族譜上抹去了姓名

宓妙隨曦照帝姬一同進入主室,卻隻是候於一旁,由帝姬殿下一人獨自入內,穿過一重簾幕,女童來到安靜坐於玉榻上,長發散落肩頭,握著一卷手劄閱著的女子麵前,她朝女子躬身一拜,“曦照見過母後,母後萬安”

女子看著身前著一身黑金相映宮裝的女童,放下手劄,仔細打量了一會兒,微攏的眉梢漸淡去了痕跡,臉上揚著一抹漾人的笑容,一向偏冷的眸色也暖了起來,她唇角輕啟,言出一句

“回來就好……”

是夜,已經躺在寢床上的稚子,透過打起的窗欞,看著無限的天際,今夜似乎過於寂寥,閃耀著的星子全部藏了起來,隻剩一輪月牙獨掛,有些黯淡,讓他不由想起女童那快流淌著綠意的半月玉佩,是那般富有生機

這座宮殿曾經的主人也曾是當時極受雲彤帝寵愛之人,連同這宮殿也是當時赤浮皇宮裏的獨一無二,但曆經滄桑後,他和他的娘親,就這樣兩個人,住在這座龐大的宮殿,感受的隻剩孤寂,這種孤寂指環境,但更多的是心中的荒蕪,就像一汪古潭被扔進一枚石子,也隻是留下一聲,再無波動,娘親,想必更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