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天飛越樊籬
一生不變的生活當失去了它的激情與興趣時便就成了樊籬。如何改善這種狀況,這就需要你的創造力投入其中。生活也需要創造,需要我們投入智慧。隻有投入智慧的生活才不會在鍋碗瓢盆中淪落成囚籠般的痛苦。
王爾德說:“隻有缺乏想像的人做事才一成不變。”所以你不要在6點5分起床,而要在5點6分起床,黎明時出去散步。開車上班時,找條新路。下周周末,跟你的配偶把工作調換一下。研究野花。獨自整夜做事。念書給盲人聽。訂一份外埠報紙。午夜出去泛舟。學意大利語。教孩子做你最擅長的事。連續不斷地聽兩個小時莫紮特的作品。學習翻筋鬥跳舞。
要跳出常規。要記得,我們隻活一生。
第7天盡量用腦筋
我們太習慣在傳統或知識中打轉,以致反而失去單純的想法或意念,結果凡事都太有章法,卻無法靈活變通。回到最基本、最單純的起點,重新思考我們和親朋好友的關係,不是用外在規範和約束,乃是內心最直接的體會。
有一個老太太用盡心思,想把一件廚房用品拚湊起來,她翻閱著說明書,弄了老半天,徒勞無功,她隻好將這堆東西丟在一旁。
過了一段時間,她意外的發現家裏的女傭,竟然將那件複雜的東西拚裝完成,而且使用的極為順手,驚訝之餘,問道:“你是如何完成的?”
女傭回答:“我不識字,隻好盡量用腦筋了。”
第8天不要泯滅了個性
齊白石先生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會有自己的天地。
在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筆每一劃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李太白的。自然,一旦練到了這一步,他便頗為得意。另一個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地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劃都不同於古人,講究自然,直到練到了這一步,才覺得心裏頭踏實。
那麼,究竟誰更高明呢?那個故事沒說,隻是交待了一個情節——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有哪一筆是古人的?”第二個人並不生氣,而是笑眯眯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第一個人聽了,頓時張口結舌。
第9天學會駕馭你的想像力
想像力如果不受理性和常識的約束,那麼它就會任意胡來,讓其主人的行為和生活偏離正常的軌跡,給他帶來不幸。
有的時候,你可以讓你的想像在天空自由地飛翔;有時候你要給你的想像力套上韁繩。人的一切幸福都依賴於人的想像力,但是想像力應該在人的理性的控製之下。想像力仿佛是反複無常的暴君,有時候它不過是沉浸在縱情的想像中,有時候它卻不滿足於停留在幻想的天空,它要付諸行動,控製你的生活,這樣你的生活就會受到想像的過分的影響。這種影響對自己的生活過分自滿,往往不是過分誇張和自足地生活,或就是情緒過分低落,對生活感到非常不滿意。有時候,想像力的發揮不過給人白白增添無用的煩惱,因為對於愚蠢的人來說,它不過是一個笨手笨腳的仆人。很多人通過想像力得到了幸福和冒險的諾言,於是他就過分地放縱自我,對他人或未來抱有不切實際的願望。
第10天點燃你創造的火花
當你的思維處於最理想的狀態時,你就會竭盡全力地做好你的工作,挖掘以前尚未開發的腦力資源——一種深入的、“大腦處於最佳工作狀態”的創造性思考。
當你開始你的創造性思考或活動時,用大約5分鍾的時間進入理想的精神狀態。舒服地坐在椅子上,緊閉雙眼,輪流握緊拳頭,然後放鬆你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先從你的腳趾開始,再向上移動,達到你的頭頂。
想像你呆在一個漆黑的屋子,它如此的黑,以至於你無法看見任何東西。把你的情感沉浸在那個放鬆的黑色之中,使所有的煩惱和不安都不複存在。過一會兒,逐漸地把你自己帶回到意識狀態之中,最後,睜開雙眼,把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在你創造性的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