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夢想篇(1)(1 / 3)

一月

第1天夢想是你的寶貝

每個目標、夢想都是自己的寶貝。沒有人會比自己更重視、更知道保護它,並且為它奮鬥,千萬不要期待他人,你必須自我要求,同時專心致誌、集中意念去實現夢想。

安第斯山脈有兩個好戰的部落,一個住在低地,另一個住在高山上。有一天,住在高山上的部落入侵位於低地的部落,並帶走該部落的一個小嬰兒作為戰利品。低地部落的人不知道如何攀爬到山頂,即使如此,他們仍然決定派遣最佳的勇士部隊爬上高山去帶回這個小嬰兒。

勇士們試了各種方法,卻隻爬了幾百尺高。正當他們決定放棄解救小嬰兒,收拾行李準備回去時,卻看到嬰兒的母親正由高山上朝他們走來,背上還縛著她的小孩。其中一位勇士走向前迎接她,說:“我們都是部落中最強壯有力的勇士,連我們都爬不上去,你是如何辦到的呢?”

她聳聳肩說:“他不是你的寶貝。”

第2天時刻做好準備

每天為了你的理想而準備,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隻給準備好的人,這準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

A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

他們的同事C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奮鬥曆程,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交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再算好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第3天希望

假如有一天,連夢想都沒有了,那才叫殘忍與悲哀。有生命的人,便有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一切!

一行人在沙漠考察,迷失了方向,被撂在無邊無際的大沙漠中,幹糧沒了,水也沒了,一個老隊員臨死前,把剩下的人召集到一起,留給他們一個沉重的水壺,晃了一晃,對他們說:“我是不行了,這水壺你們留著,記住,不找到水源,這水壺千萬別打開!”

剩下的隊員背著行囊去找水,終於堅持到了那個時刻,他們打開一直帶在身邊的,曾帶給他們生的欲望的水壺,結果,倒出來的全是沙子。

在尋找生命奇跡的途中,也許早發現到了不是水,但他們不去這樣想,更不敢打開它,就靠著這渺茫的希望,他們走出了荒漠。

第4天允許自己轉變夢想

如果你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追求的是另一個夢想,你必須允許自己轉變。

一個夢想常常會引導出另一個夢想。我們都聽說過某個人在某個領域達到巔峰後,繼續在另一個完全不相幹的夢想上追求另一個高峰。這樣做很棒,因為他既然能夠成就這個夢想,那麼他很可能也在另一個夢想上有出色的表現。

假如一個大公司中的經理級的人才決定轉行自己經營一份小生意、或一間家庭式旅館,無論他決定做什麼,都很可能成功。

假如一位領有執照的會計師,決定從事神職工作或者一名牧師,如果這真是他衷心期盼的事情,那麼他應該做出改變的決定。

現在的生活環境和工作場所,不見得就比下一個好。成功的定義和方向在於你想要什麼,而這個願望隨時都可能改變,因此成功的定義也可能會有所不同。

第5天行動起來

人生目標的確立容易,但實現起來卻有艱難險阻。如果不去行動,就連實現的可能都沒有。

從前有兩個和尚,一個很有錢,每天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個很窮,每天除了念經之外,就得到外麵去化緣,日子過得非常清苦。有一天,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經,你看如何?”

有錢的和尚說:“路途那麼遙遠,你要怎麼去?”

窮和尚說:“我隻有一個衣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夠了。”

有錢的和尚聽了哈哈大笑,說:“我想去印度也想了好幾年,一直沒成行的原因是旅費不夠。我的環境比你好,我都去不成,你又怎麼去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