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命的奧秘(1 / 3)

人體生命的奧秘

認識人體:探索無盡期

認識人體:探索無盡期現代人類,是數萬年生物進化的結果,我們雖然已經初步揭開了人類的誕生之謎、人類的進化之謎,但是,人體本身仍然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充滿著無數之謎。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正在不斷地解開一些謎底,例如,被科學家稱之為“神秘的第三隻眼睛”的鬆果體,是人體生物鍾的控製中心;而存在於食道、胃、小腸和結腸組織裏的腸神經係統,則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在人的喜、怒、哀、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生命科學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對人體的進一步研究,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也將不斷提高,然而,人類開發自身,認識人體的科學探索,卻是漫長而又無盡期的。了解人體的奧秘,揭示生命的本源,破譯人體的密碼,將使人類重新認識自身,也為診斷和防治疾病,尋求健康長壽帶來誘人的前景。

一、人體:說不盡的奧秘

1.研究新發現:人體奧秘的新揭示

生命科學的研究,盡管已有悠久的曆史,然而人類並非都能完全了解自己。近年來科學研究成果表明,人體奧秘及其功能還有許多環節需要深入揭示。

我們在這裏摘錄的一些資料,是近幾年來的研究新發現。

鼻子

鼻粘液始終是對付成千上萬的細菌的第一道防線。花粉微粒麵對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防禦係統,噴嚏以每小時100英裏的速度將花粉微粒驅出體外。鼻孔血管的大小,幾小時就會改變一次,因此,一個人的鼻孔總是大小不一的。

耳朵

人們可以聽到頻率高達2萬赫茲(比短笛的音頻還高)和低到20赫茲(比低音小提琴的音頻還低)的聲音。但是奇怪的是,我們頭部和頸部的血液循環的聲音在這個範圍之內,而我們卻聽不到。醫生也不知所以然。由於聲源不同,聲音到達一隻耳朵比另一隻要早一點時間。通過估算這種差異,大腦可以在二三個音度內確認聲音的來源。

眼淚

眼淚本身是一個奇跡。每眨一次眼,眼睛就在淚腺分泌出來的抗菌液中衝洗一次澡。憤怒的淚與悲傷的淚不同,前者含有比後者高29%的蛋白質。兩者都含有催乳激素,即刺激奶量的荷爾蒙。這就是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愛哭的原因。

唾液

過去,科學家認為唾液隻含有澱粉酶的消化物,洗涮口腔,別無它用。可是,科學家們從動物受傷後,總是不斷地用舌頭舔舐傷口,加速愈合這一常見現象受到啟發,對它重新加以認識。從實驗中,在小白鼠的唾液中發現兩種物質,一種是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發育的神經生長因子(NGF);另一種是對皮膚表層細胞生長發育具有強烈作用的表皮生長因子,從而突破唾液單純具有消化功能的論斷。這一重大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

胃酸是一種最強的腐蝕劑,它甚至可能分解剃刀刀刃。事實上,為了避免消化它自己,胃每天就必須更換一次胃膜。

汗腺

人體布滿了汗腺,這是人所熟知的排汗散熱的通路。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每個汗腺孔內存有免疫球蛋白A,這種生化物質能有效地阻止自然環境中千奇百怪的細菌和病毒從汗腺孔進入人體,因而常常排汗的人是不容易患病的。

人體表麵有5000多個汗腺,手心和足掌尤多,每平方厘米有360個之多,每天排汗量約300至700毫升。汗腺孔經常處於舒張狀態,而病原體卻又不能侵入體內,這要歸功於免疫球蛋白A充當了人體表麵衛士的結果。

闌尾

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闌尾是人身上“多餘”的東西,一旦感染發炎就主張切除它,甚至主張出生以後就將它切除,以免後患。近年來科學家們研究證實,闌尾是人體一個重要的免疫器官,它能參與負擔免疫功能的B細胞和T細胞。當這種B細胞遊走到淋巴組織後,便分泌為抗體生成細胞,對維持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臨床上要多采用保守療法,而不輕易實行切除術為好。

心髒

三百多年以來,人們對心髒的認識是神秘的,隻了解它是人體血液循環的中心器官,承擔著供血的功能,近年來的一些研究揭示,心髒不僅是體內維持生命的血液壓力泵 ,而且還具有內分泌功能,不斷地分泌鈉素。這種鈉素具有強大的利鈉、利尿和降血壓的功能,這一發現為開拓心髒功能的研究拉開了帷幕。

心髒是一個最勤奮、最頑強的髒器。從人出生到死,它一分鍾也不停止地工作,以平均每分鍾跳動75次計算,一天就要跳動10.8萬次,人的一生如按70歲計算,心髒就要跳動27.5940億次,搏血量達193158噸。心髒能自主地、有節律地進行工作,應歸功於心髒的傳導係統。心髒傳導係統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左右束支、蒲氏纖維網。

心髒傳導係統的基本功能就是形成電脈衝、傳送電脈衝並引起心肌收縮以推進血液前進。

竇房結在上腔靜脈與右心房連接處。它由具有起搏作用的細胞構成,心髒的電脈衝就是從這裏發生的。它是正常心髒的起搏點。

竇房結發放電脈衝後,一方麵傳到左、右心房肌使之興奮產生收縮;一方麵傳到房室結。房室結的部位在房間隔的右側麵下部、三尖瓣開口的上麵,它接受竇房結傳來的電脈衝,並將電脈衝傳到心室肌。房室結既有傳導電脈衝的功能,又具有使傳導延擱的作用,正好使心房興奮在心室之前,以保證心房收縮以後,血液流入心室,然後心室再興奮收縮,同時它還具有起搏的作用。

電脈衝由房室結下傳後,通過房室束及其左右分支,傳導到在左右心內膜下相互交織的蒲氏纖維網。蒲氏纖維網再與心肌相連,借此把電脈衝傳導給心室肌。引起心室肌興奮收縮,以便把血液排到大動脈去。

可見,心髒的機械活動和心髒傳導係統所產生的電活動是密切相關的,是心髒電活動指揮心髒機械活動。這就是心髒能不停頓的有節律的工作一生的原因。

皮膚

皮膚包括毛皮、指甲、皮脂腺、汗腺等附屬器官。通常,一個成年人全身皮膚的總麵積為1.5~2平方米。就重量而言,皮膚為人體器官之最。

皮膚外麵的一層是表皮。皮膚的表皮外層在不斷地死亡,死亡後脫落下來的表皮外層就是皮屑。在人生漫長的歲月裏,我們的皮膚之所以能始終保持比較柔嫩的狀態,與表皮的這種新陳代謝作用是分不開的。“聚沙成塔”的結果是:人的一生中約有18公斤的皮膚要以碎屑的形式脫落下來。這樣,全身的表皮經過27天左右就會全部換上一件“新衣”。

人的毛皮(包括動物的毛皮)為什麼具有不同的色彩,這也是人們感到奇異的一個問題。有的人是黑頭發,有的人則是白頭發、紅頭發,還有白皮膚人、黑皮膚人,甚至還有藍皮膚人等等。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分子生物學家羅傑·科恩的實驗室,目前正在探索淺紅頭發的人的突變是否和造成赤狐和紅棕馬呈紅色的接受基因突變同屬一種類型。一般來說,人發和皮膚的顏色比動物毛皮複雜。科學家們認為,人的皮膚顏色至少受6個基因聯合控製著,這就是為什麼黑人和白人結婚所生的孩子並非黑白各占50%,而是後代的皮膚呈卡普驗氏棕色咖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