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等待時機,以靜製動:沉默是為了更好地博弈(1 / 3)

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人在沉默冷靜的時候,思維更活躍,思路更清晰,所以與其當麵鑼對麵鼓地幹,不如在沉默中等待時機,選擇最有力的方式,然後在“沉默中爆發”。當自己處於被動不利的位置時,保持沉默實際上就是保護自己。

技巧115:利用沉默,表達抗拒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些不願牽扯進去或者感到無能為力的事情,不如利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抗拒,其實這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某位明星被曝光與一社會名流正在談戀愛,一時之間,娛樂圈中掀起軒然大波,各家媒體紛紛想盡辦法前去挖掘事件內幕,但是,在麵對記者們的瘋狂追問時,當事人卻泰然自若,三緘其口,不動聲色,經紀公司也保持沉默,表示對此一無所知。於是,幾周甚至幾天之後,此事件便不了了之。顯然,沉默是明星們拒絕緋聞的最佳方法。

當你覺得語言不能辯白,當你麵對蠻橫無理之時,沉默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心痛的抗拒。甚至咬緊牙關,連“不”字都不說,因為說“不”,對於被拒絕的一方來說,意味著完成某件事情的希望又少了幾分,如果他十分渴望實現自己的目標,必定會想方設法用自己的理由來說服你不要拒絕。

盡管你可以告訴別人恰當的理由,給他指明另外的道路,但如果對方仍舊死不放手,依然不願就這樣被你拒絕,那麼勢必會與你展開爭論。無論爭論的結果怎樣,對說“不”的一方來說,都是有弊而無利的。即使通過討論或爭論,最終得到的共識依舊是拒絕,你終究已經浪費了大量精力在這件事上,這與你躲避不必要的麻煩、完成應該做的事情的原則不相符。而且如果你稍微心軟一些,在對方咄咄逼人的攻勢之下,不慎掉入不得不接受的陷阱,那可就虧大了!

例如,當某位銀行業務員向你推銷他們發行的信用卡時,如果你對此沒有興趣,表示拒絕的回答是:“對不起,我已經辦了好幾張卡了,所以不需要。”那麼對方則可能抓住你回答中的弱點進行反擊:“是嗎?那您每天帶著好幾張卡出門,一定覺得很不方便吧!”

“還好啦!”你的回答通常會是這樣,而這就讓推銷員更有機會深入話題,“其實您完全可以把這些卡丟掉,因為隻要您辦了我們銀行新推出的信用卡,隻需要一張就能夠走遍全國,甚至在全球八百四十五個城市都可以隨時享受我們優質的服務。因為這個月是推廣月,現在辦的話還可以享受免年費的優惠以及贈品……”

怎麼辦?原本是想拒絕對方,卻因為對方語言功夫厲害而變得難以拒絕。更有意思的是,自己拒絕的理由,反而為他進一步推廣自己的產品做了鋪墊。無論最終我們是否辦了他們銀行的信用卡,被對方打擾到已經是無法挽回的事實。

如果你覺得有求於己的人是辯論高手,或自己不夠狠,很可能隨時動搖,那麼最好的應付方法就是,以沉默的態度來拒絕對方。因為沒有了回應,再厲害的人也無法抓住語言中的弱點來順勢進攻。

當你遇到類似上述的情況,或在購物時,任憑對方舌燦蓮花吹噓他的產品,我們都不予理會,在這種缺乏反應的狀態下,不消幾分鍾,對方的語言就已經接近匱乏。而且由於得不到預期中的響應,他們的氣勢和信心也會逐漸降低,直到徹底放棄。

不過,沉默的拒絕並不是萬靈丹,如果對方的行為、語言的目的就是要讓你沉默,這時你恰巧沉默以對,反而會助長對方的氣勢。如,當有人侵犯你的正當權益,如性騷擾、無端扣工資以及欺壓等,對方當然希望你不要有所反應。這時沉默的拒絕便不再可行,正確的做法,是盡一切努力讓對方明白,自己對此相當不滿,而且會采取自我保護手段,進行堅決抵抗。

技巧116:智者拙於言談

“智者拙於言談,善談者罕是智者。”當你保持沉默時,對方會由於不知道你的底牌而感到無窮的壓力,這時,他的意誌將受到動搖,甚至不戰自潰。

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司馬懿被郡政府舉為上計掾,這時曹操任司空,他知道司馬懿的名聲,決定請他做官。但司馬懿見漢朝衰微,曹氏專權,沒有同意,推辭說身患風痹,不能起居,加以拒絕。

曹操馬上懷疑司馬懿是借故推辭,叫他當官他不當,這是對自己的不敬,曹操很是惱怒,馬上派人扮作刺客,去驗證司馬懿是否真有風痹。刺客於夜深人靜時,穿牆越屋來到司馬懿的寢室,他手揮寒光閃閃的利劍,刺向司馬懿。警覺的司馬懿察知刺客到來,立即悟到這是曹操所派來驗察他的病情的,於是將計就計,裝著風痹病重的樣子,毅然放棄了一切逃生、自衛和反抗的努力,臥床不動,任刺客所為。刺客見狀,認定是真風痹無疑,收起利劍,揚長而去了。

盡管曹操詭詐無比,但還是被司馬懿蒙混過去,逃避了曹氏辟征,也逃避了因不受辟將受到的迫害。他的這一做法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需要有對對方來頭和用意的準確判斷,需要在變化的倉促間生出當機立斷的決策,又需要有麵對利刃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精神。

曹髦即位後,司馬懿和曹爽同執朝政。司馬懿是三朝元老,曾為曹家立過不少功勳,勢力很大,羽翼眾多,此次受托孤之恩,其勢可謂舉足輕重。

曹爽是曹真的兒子,因皇親國戚關係,自幼出入宮廷,很得魏明帝寵幸。他蓄養的門客有五百多人,何晏、鄧揚、李勝、丁諡、畢範、桓範等六人為智囊團,成立小組,參與機密事。

一天,在商談間,何晏對曹爽說:“主公今日手握軍政大權,正是施展抱負的時候,隻可惜目前多了一重牽肘,無法專意推行,如不及時鞏固勢力的話,萬一發生困難,不免噬臍莫及了。”

曹爽已知其話裏意思,卻說:“司馬公和我同受先帝之托,斷不可以令他難過的。”

何晏打蛇隨棍上,進一步挑撥說:“不想想令先翁(即曹真)當年是給這老頭氣死的嗎?”

曹爽一聽,猛然醒悟,心想司馬懿既容不得我父親,豈會放我在眼內?於是立即深入討論,參謀會議一結束,曹爽便馬上入宮去,奏知魏明帝,先把司馬懿大讚一番,什麼德高望重,老成練達,最後奏請把司馬懿調做太傅。

按當時編製,太傅是掌理文官的,位於三公之列,太尉才是執掌兵權的。曹爽此計是把司馬懿明升暗降,剝奪了他的兵權。

魏明帝準奏之後,將兵權盡賜予曹爽。曹爽立即換將領,委任自己的弟弟曹義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各管3000禦林軍,隨便出入禁宮;又任用智囊團何晏、鄧揚、丁諡為尚書,畢範為司隸尉,李勝為河南尹。軍政大權盡在曹爽控製之下。司馬懿見此情形,隻好推病不出,在家閑悶,兩子司馬師、司馬昭就沒有事做。

曹爽驕橫專權,氣焰不可一世,連明帝都不放在眼內了。適值李勝升調為荊州刺史,便叫他去司馬懿處辭行,探聽虛實。司馬懿知道曹爽的人來訪,便對兩個兒子說:“這是曹爽要來打探我的動靜,你們且回避。”然後去冠散發,擁被坐在床上,詐作重病,叫侍女攙扶著,然後請李勝入見。

李勝行過禮,關切地問:“多日未見太傅,不曾想病成這樣,在下即將調任荊州刺史,特來向您老人家辭行。”

司馬懿有氣無力地說:“哦,到並州啊,並州靠近北方,一路務必要小心啊!”李勝連忙糾正道:“在下是前往荊州任職,不是並州。”

司馬懿如夢初醒般笑著問:“大人不是從並州來的嗎?”李勝心裏暗暗好笑,原來這老頭兒居然病成這樣,都病聾了,便吩咐左右拿來紙筆,手寫給司馬懿看。

司馬懿這才弄明白,自嘲地笑言:“不想耳都病聾了!”說完手指指口,侍女即上前喂湯水,司馬懿顫巍巍用口去飲,噎在喉中又噴出,弄得滿床湯汁,好半天才緩過氣來。司馬懿氣喘籲籲地囑托李勝:“我已經老了,病得又不輕,恐怕活不了幾天了,我的幾個孩子不成器,希望先生好好訓導他們,如果見了曹大將軍,千萬請他關照!”說完躺倒在床,氣喘不停。

李勝將見麵情況報告給曹爽,曹爽大喜,得意地說:“這老東西如果死去,我也就放心了。”從此不再將司馬懿放在心上,更加肆無忌憚地專橫弄權。

司馬懿召來兩個兒子,如此這般吩咐了一番,說:“這回曹爽一定會對我徹底放心,隻要等他出城狩獵時,伺機給他點顏色看看。”

沒過多久,皇帝出城拜祭先祖,由曹爽護駕。司馬懿馬上率領昔日舊部和家將,占領了武器庫,挾持了太後,要求鏟除曹爽羽翼,然後飛馬傳報曹爽,聲稱隻要交出兵權,不會加害於他。曹爽及其黨羽全被處斬,司馬懿全麵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

司馬懿老謀深算,對形勢了如指掌,他料定自己下野後曹爽必來相請,到那時,他一可打擊曹爽的氣焰,二可樹立自己的威望;而一旦他被釋兵權後,就什麼事都不聞不問,以麻痹曹爽。

凡是成大事者,均有識時務、謀深計、擅長蟄伏的功夫。《智慧書》雲:“胸中要有潛藏隱秘的城府,巨大的空間和微小的溝壑可讓重要事情沉澱深藏。含蓄來自於自我控製,能夠緘默方為真正的勝利。明慎處世的關鍵在於內心之平和節製。當有人摸透你的心思,冒犯你的意圖控製你,或設置圈套,使最精明的人也泄露秘密,你沉澱深藏的東西便受到威脅。要做之事莫講出,說出的話比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