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目的在於宣傳思想、激勵他人,用意想不到的見解引出話題,營造“此言一出,舉座皆驚”的藝術效果;用滴水不漏的語言,深刻影響聽眾,極大地感染聽眾,喚起聽眾的熱情和興趣,引起最廣泛的情感上的共鳴。
技巧1:三句話抓住聽眾的心
演講時,開場白最不易把握,演講者要想三言兩語抓住聽眾的心,並非易事。如果在演講的開始聽眾對演講者的話就不感興趣,那後麵再精彩的言論也將黯然失色。
(1)觸動聽眾的內心
聽眾對平庸普通的論調都不屑一顧,置若罔聞;演講者倘若用意想不到的見解引出話題,營造“此言一出,舉座皆驚”的藝術效果,會立即震撼聽眾,使他們急切地想接著聽下去,這樣就能達到吸引聽眾的目的。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就職演說,他一上台幾句話就讓人們“震驚”了:
今天我站在這裏,看到眼前麵臨的重大任務,深感卑微。我感謝你們對我的信任,也知道先輩們為了這個國家所做的犧牲……
現在我們都深知,我們身處危機之中。我們的國家在戰鬥,對手是影響深遠的暴力和憎恨;國家的經濟也受到嚴重地削弱,原因雖有一些人的貪婪和不負責任,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作為一個整體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決策失誤,同時也未能做好應對新時代的準備。
我們的人民正在失去家園、失去工作,很多企業要倒閉。社會的醫療過於昂貴,學校教育讓許多人失望,而且每天都會有新的證據顯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助長了我們的敵對勢力,同時也威脅著我們的星球。
統計數據的指標傳達著危機的消息。危機難以測量,但更難以測量的是其對美國人國家自信的侵蝕——現在一種認為美國衰落不可避免,我們的下一代必須低調的言論正在吞噬著人們的自信。今天我要說,我們的確麵臨著很多嚴峻的挑戰,而且在短期內不大可能輕易解決。
就在人們情緒被“抑”下去後,奧巴馬立即接著說:
但是,我們要相信,我們一定會渡過難關。
今天,我們在這裏齊聚一堂,因為我們戰勝恐懼選擇了希望,摒棄了衝突和矛盾而選擇了團結。今天,我們宣布要為無謂的摩擦、不實的承諾和指責畫上句號,我們要打破牽製美國政治發展的若幹陳舊教條。
美國仍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借用《聖經》的話說,放棄幼稚的時代已經到來了。重拾堅忍精神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要為曆史作出更好的選擇,我們要秉承曆史賦予的寶貴權利,秉承那種代代相傳的高貴理念:上帝賦予我們每個人以平等和自由,以及每個人盡全力去追求幸福的機會。
……
美國依然是地球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同危機初露端倪之時相比,美國人民的生產力依然旺盛;與上周、上個月或者去年相比,我們的頭腦依然富於創造力,我們的商品和服務依然很有市場,我們的實力不曾削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輕歌曼舞的時代、保護狹隘利益的時代以及對艱難決定猶豫不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今天開始,我們必須跌倒後爬起來,拍拍身上的泥土,重新開始工作,重塑美國。
國家的經濟情況要求我們采取大膽且快速的行動,我們的確是要行動,不僅是要創造就業機會,更要為下一輪經濟增長打下新的基礎。我們將造橋鋪路,為企業鋪設電網和數字線路,將我們聯係在一起。我們將回歸科學,運用科技的奇跡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我們將利用風能、太陽能和土壤驅動車輛,為工廠提供能源。我們將改革中小學以及大專院校,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這一切,我們都能做到,而且我們都將會做到!
奧巴馬的演說無異於平地驚雷,又宛若異峰突起,怎能不震撼人心?
(2)用自嘲活躍氣氛
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自嘲用在開場白裏,目的是用詼諧的語言巧妙地自我介紹,這樣會使聽眾備感親切,無形中縮短了演講者與聽眾間的距離。
在一次作代會上,蕭軍應邀上台,第一句話就是:“我叫蕭軍,是一件出土文物。”這句話包含了多少複雜感情:有辛酸,有無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語表達,形式異常簡潔,內蘊尤其豐富!胡適在一次演講時這樣開頭:“我今天不是來向諸君作報告的,我是來‘胡說’的,因為我姓胡。”語音剛落,聽眾大笑。這個開場白既巧妙地介紹了自己,又體現了演講者謙遜的修養,而且活躍了場上氣氛,一石三鳥,堪稱一絕。
1930年2月9日,蔡元培70歲生日,上海各界人士在國際飯店為他設宴祝壽,他在答謝演講時風趣灑脫地自嘲道:“諸位來為我祝壽,總不外乎要我多做幾年事。我活到了70歲,就覺得過去69年都做錯了。要我再活幾年,無非要我再做幾年錯事咯。”賓客一聽,頓時大笑,整個宴會充滿了歡聲笑語。試想,如果他擺出一副嚴肅相,一本正經地致答謝辭,就不會造成這樣輕鬆愉悅的氣氛。
(3)情景交融,引人入勝
一上台就開始正式演講,會給人生硬突兀的感覺,讓聽眾難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為話題,引開去,把聽眾不知不覺地引入演講之中。
1863年,美國葛底斯堡國家烈士公墓竣工。落成典禮那天,國務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隻見人群、麥田、牧場、果園、連綿的丘陵和高遠的山峰曆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萬千,立即改變了原先想好的開頭,從此情此景談起:
站在明淨的長天之下,從這片經過人們終年耕耘而今已安靜憩息的遼闊田野放眼望去,那雄偉的阿勒格尼山隱隱約約地聳立在我們的前方,兄弟們的墳墓就在我們腳下,我真不敢用我這微不足道的聲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這意味無窮的平靜。但是我必須完成你們交給我的任務,我祈求你們,祈求你們的寬容和同情……
這段開場白語言優美,節奏舒緩,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麼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據記載,當埃弗雷特剛剛講完這段話時,不少聽眾已淚水盈眶。
(4)用故事提升趣味
用形象性的語言講述一個故事作為開場白,會引起聽眾的莫大興趣。選擇故事要遵循這幾個原則:要短小,不然成了小說評書;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與演講內容有關。
某年,82歲高齡的麥克阿瑟回到母校——西點軍校。這裏的一草一木,令他眷戀不已,浮想聯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時光。在授勳儀式上,他即席發表演講,開頭他這樣說:
“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館的時候,看門人問道:‘將軍,您上哪兒去?’一聽說我到西點時,他說:‘那可是個好地方,您從前去過嗎?’”
這個故事情節極為簡單,敘述也樸實無華,但飽含的感情卻是深沉的、豐富的。既說明了西點軍校在人們心中非同尋常的地位,從而喚起聽眾強烈的自豪感,也表達了麥克阿瑟深深的眷戀之情。接著,麥克阿瑟不露痕跡地過渡到“責任—榮譽—國家”這個主題上來,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5)用懸念激發好奇心
人們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慮,非得探明究竟不可。為了激發起聽眾的強烈興趣,可以使用懸念手法。在開場白中製造懸念,往往會收到奇效。
有一位教師舉辦講座,會場秩序比較混亂,學生對講座不感興趣,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完後說:“這是一首有名的唐詩,大家都說寫得好,我卻認為它有點問題。問題在哪裏呢?等會兒我們再談。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就是‘讀書與質疑’。”這時全場鴉雀無聲,學生的胃口被吊起來了。演講即將結束時,老師說:“這首詩問題在哪裏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又是嚴寒冬季,北方哪有大雁?”這樣首尾呼應,強化演講內容,令人回味無窮。
技巧2:真實的事,實話實說
在敘事型演講或談話中,演說者要從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事說起,以事才能明理。這在演講和說話中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思路。
敘事型演講是通過通俗易懂和生動感人的經驗、事例引發出深刻而令人深思的道理。它不能是生硬、機械地空談道理,而是講述一些實實在在的道理,絲絲入扣地分析事理。一句話,善於這樣做的人懂得,哪怕是最好的調料,也不能一勺一勺地填入聽眾口中,而隻能撒在湯中,澆在菜裏,恰到好處,適可而止。
某公司連續幾年虧本,已經麵臨倒閉的狀態,公司老總為了挽救公司,決定開一次全員總結大會,這是公司創辦2年來的首次全體員工都參加的大會,大會開始前的20分鍾,公司老總要求公司73多人每人都要提一條自己最想提的建議,如果這條建議符合規定,那麼公司將執行此建議。
大會開始後,73名員工提的建議幾乎都是:一、人性化管理,不強求員工加班;二、按時發工資;三、夥食好點。
這三點讓公司老總沉默了,這三點是保障每個員工最基本的3點,也是公司規定上唯獨沒有的3點,偏偏正是這3點,成了公司員工們心頭的痛。試問,一個心頭有痛的員工,怎能做好工作?
公司老總說:“召開這個的大會,我覺得很好,這實際上是開啟了一扇從善之門,公司以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請多包含,公司管理層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出。公司也會通過這次的從善之會,改正缺點。”
公司的員工聽後立刻歡騰了,也正是通過了這次大會,公司在之後幾個月的業績和生產進程一直節節高升。
通過這次大會,公司老總終於知道了公司為什麼會連續幾年虧本麵臨倒閉了,他沒有避重就輕,而是針對當前形勢,敢於麵對,並且提出了整改。
當然,隻有在事實以及基於事實的一係列基本判斷真實可信的條件下才能得出富於說服力的結論。因此,演講者和說話者必須學會一定的技巧,以強化基本事實和判斷的可信度。有一位牧師在布道演說中這樣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