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急中生智逼發靈感
人的體力,要經常在有較大負荷量的活動中才能得到鍛煉而日益增強。運動員不在高標準、高要求之下培訓,就難以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樣的道理,人的腦力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得到正常發展。頭腦不僅越用越靈,而且在快節奏的緊張狀態中,或者在某種急迫危難的情況下,往往還會由於被高強度地使用而活力倍增,並使潛能得以發揮,從而創造出在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出現的奇跡。
並不是任何人在緊張、急迫、危難的情況下都能逼出靈感,逼出奇跡來。據有的科學家統計,當突發性災害發生時,隻有約12%~20%的人能夠保持頭腦清醒,果斷地采取行動;75%左右的人會茫然失措或表現精神麻木;10%~25%的人則會出現驚恐、焦急和嚴重的行為慌亂,從而使災害造成更大的損失。
逼發靈感的產生取決於一定的條件。首先要做到臨危不亂,保持鎮靜,同時要冷靜地思考。因為靈感畢竟是通過顯思維和潛思維共同“想”出來的,而並非“急”出來的。
挖掘你的創造力
將創造力應用於你的工作中,可以順利解決一切難題。
創造力潛伏在每一個人的頭腦中。創造力絕不是什麼天才之類的獨特力量和神秘天賦。將創造力應用於你的工作中,可以順利解決一切難題。那麼,什麼是創造力?
1.創造力是9美元到30萬美元的差距
有一個藝人舉著一塊價值9美元的銅塊叫賣:價值28萬美元。人們不了解,就問他怎麼回事。他解釋說:這塊價值9美元的銅塊,如果製成門柄,價值就增為21美元;如果製成工藝品,價值就變成300美元;如果製成紀念品,價值就應該達到28萬美元。
他的創意打動了華爾街的一位金融家,結果那塊銅最終製成了一尊優美的胸像——一位成功人士的紀念像,價值為30萬美元。
從9美元到30萬美元,這就是創造力。
2.你的創造力就是你的新點子
對你來講,你的創造力就是新點子。創造力就是一個人創新的能力。
可以回想,在處理哪些事情時你有比較好的新點子?你是否依據你的新點子而采取行動?有沒有沒有“新點子”的可能?如果有,找出原因。
3.你為什麼沒有創造力
心理學實驗表明,一個人在5歲的時候,創造力達90%;在17歲的時候,創造力達10%;20歲至45歲之間,創造力隻有5%。這說明人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逐步壓抑了創造力。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消極的心態。消極的心態是成功之道上的攔路虎。消極心態使你沒有信心,懷疑所有一切;總覺得創造力與自己無關,把注意力放在負麵情緒之中,把原來可以用來創造的精力花在擔心可能發生的不妙的後果上,從而錯過了發揮創造力的機會。
換而言之,你相信會有什麼結果,就可能有什麼結果。“人不可能取得他自己並不想追求的成就。人不相信他能達到的成就,他便不會去爭取。”當一個消極心態者對自己不抱很大期望時,他就會給自己取得成功的創新能力澆涼水。他成了自己潛能的最大敵人。
(2)失敗的陰影。害怕失敗是創新的最大障礙。不要害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位成功的創新者都經曆過失敗,但他們並沒有被失敗擊倒。愛迪生發明電燈泡,曾失敗了6000次。湯姆·華生說:“加速成功常常是兩倍加速邁向失敗。”
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你的創新能力將引導著你走向陽光地帶。
(3)墨守成規。對待“規定”的態度有兩種:要麼遵守,要麼打破。當“規定”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現狀時,就會阻礙你的創造力,這就需要你打破它。
(4)給自己打分。人的創造力是沒有極限的,唯一的限製來自你所接受的知識係統、道德係統和價值係統。這些係統會使你給自己打分。麵對一件事,你首先想到的是:我這個人內向,幹不了;我比較笨,幹不了……
其實,有很多你深信不疑的事情,可能是垃圾,它阻擋著你的創造力。每當你察覺自己被某種信念所限製時,不妨刪除它,用一個能夠保留和有助益的信念來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