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微軟公司
打開“視窗”,稱霸世界
我們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應想到我們四周都是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要經常去了解他們。
——比爾·蓋茨
1975年夏天,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共同創立了微軟公司,是年,微軟與MITS公司簽訂協議,向其出售用於MITS公司個人電腦上的BASIC語言,此舉使微軟盈利10萬美元,到1978年,微軟的銷售額便增加到了136萬美元,而到1979年更猛增至250萬美元,盈利超過100萬美元。
80年代,微軟開始與IBM合作,這是微軟發展中的第一個裏程碑。正是在這個藍色巨人的庇護下,微軟得以迅速騰飛,其開發的操作係統成為行業標準,市場占有率達到80%,銷售額也直線上升,在1984年達到9700萬美元。
1985年,微軟推出Excel軟件和MS-Word2.0;1988年,微軟的Windows2.03和OS/2操作係統相繼問世。
開發視窗,是微軟發展中的第二個裏程碑,微軟繼確立了操作係統的行業標準之後,又確立了應用軟件的行業標準,尤其是1990年Windows3.0的開發成功令全世界為之震憾。僅這一年,windows3.0就賣出100萬套,實現銷售收入11.8億美元。也是在這一年,微軟涉嫌壟斷經營被美國貿易聯邦委員會進行反壟斷調查。
1991年,MS-DOS5.0問世,1994年,微軟收入超過40億美元。
1995年微軟又開發出Windows95,使其得以迅速向互聯網絡挺進,這不能不說是微軟發展史上的又一裏程碑。當windows95被推上市場時,僅僅一夜之間,它的風暴便席卷全球,微軟的股票也牛氣衝天,一路狂升,到1996年底,微軟執有的現金竟達40億美元之巨。
為了適應因特網的發展,微軟在其視窗係統中集成了網絡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這使得微軟陷入了一場反壟斷的世紀官司之中。
根據1999年7月的統計數字,微軟的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超過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市值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