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生吃完母親為他精心準備的晚飯,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屋裏休息去了。
晚上,他久久難以入眠,他心裏不時的想起陳好平,楊國強,還有要分別的父母。快到天明了,楊東生才睡著,他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在深圳發了財,成了百萬富翁,他開著小車回到家裏,村裏的大人小孩都來觀看,他哭著跪在父母的麵前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的選擇沒有錯。”
天明了,楊東生在父母千叮嚀,萬囑咐的叮囑中,懷揣著自己家僅有的300元錢南下求生存。
楊東生的父母一直把他送到了車站,淚眼汪汪看他坐上了去西安的客車。楊東生準備從西安這個大都市中轉南下。
楊東生看著眼淚汪汪年邁的父母,他的心如刀絞,他發誓,他一定要混出個人樣,讓父母在有生之年享享清福,他無論多苦,他也要做到,無論前麵道路多艱難,他也要堅持。
車快速的在道路上飛馳,楊東生淚眼婆娑的想著心事,想著未來的路。
楊東生在車上看著這一路的景色,心情慢慢地平靜下來。他現在對於未來的路也很迷茫,但隻能給自己打氣,未來會好的,我會成功的,我一定會成功的。我一定要出人頭地,我要讓我的父母過上好日子。
車很快就到站了,楊東生下了車,人山人海的火車站讓他瞠目結舌,人怎麼這麼多,這些都是到各地去打工的嗎?這些都是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嗎?楊東生知道,西安這個城市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擁擠,就是這樣人山人海。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曆時1100餘年。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曆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鹹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製——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 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曆史名城。
西安這個城市,是北方各城市的交彙點,人們從北方去南方大多要在西安這個交彙城市坐火車,坐飛機然後才能到達自己的目的地。
楊東生選擇的南方城市是改革開放最前沿廣東省的深圳市,哪裏有鄧小平老人家畫的一個圈,那個地方是中國走向富強的期望,同時,那個地方也是想致富的先烈們聚集之地。
楊東生快速的領著自己的行李,沿著綠線箭頭,朝著售票室走去。楊東生看見售票室的一個個窗口上貼著從西安走向全國各地的售票窗口。楊東生終於找見了深圳二字,他一看:“媽呀,怎麼這麼多人,難道他們都是去深圳淘金的?”不管怎麼樣,趕緊得排隊,不然今天就買不到車票了,如果買不到車票,那今晚上就沒地方去了。
楊東生趕緊站在了那長長的蛇隊後麵,焦急的等著這條隊伍的人數變少,深圳二字離自己越來越近。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熟悉的人影映入了他的眼簾,楊東生高興的要跳起來了,是高曉雲啊,我的搭檔高曉雲怎麼今天也來了,他也提著大包小包,他難道和自己一樣,也是去南方淘金的,楊東生心裏一連串的反問,讓自己對自己也無法回答。
“高曉雲,你怎麼在這,你去哪呀?”楊東生高興的問自己的好友。
高曉雲回過頭來一看,見是楊東生,也高興的差點背過氣去:“怎麼是你啊,你去哪呀?”高曉雲激動的問楊東生。
真是他鄉遇故知,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我去深圳,你呢,你沒考試嗎?”楊東生對高曉雲說。
“我去上海,我沒有考試,考那個幹什麼,祖國偉大的建設,要靠我們去完成,我要去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哈哈哈哈。”高曉雲調侃的說。
楊東生聽高曉雲把話說完,知道高曉雲和自己一樣。
“我也沒有參加完考試,準備去深圳,聽說深圳現在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我準備去哪裏淘金。”楊東生對高曉雲陳述自己的想法。
“你上海是不是有親戚啊,?”楊東生繼續問。
“沒有”高曉雲回答。
“那不然我們一起去深圳吧,深圳剛好是個新興城市,城市各方麵都處於發展期,都還很不健全,我們去肯定有發展,怎麼樣?更何況我們兩個在一起也是個伴啊,曉雲?”楊東生勸說高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