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幹勁和能力演繹成乘數效應
不斷的創新、進取,是西門子公司刻意陶冶的企業精神,正是它使員工的幹勁和能力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和諧。
西門子公司的前身是西門子—哈爾斯克商行,這家商行是1847年維爾納·馮·西門子和約翰·哈爾斯克在柏林建立的,當時,他們籌資6842塔勤,在柏林金內貝格大街一棟樓房後院開辦了僅有幾人的“西門子和哈爾斯克電報機製造作坊”。經過150年來的發展,西門子公司已由10人小作坊發展成目前在15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的世界級明星企業。近十年,西門子公司在世界電氣領域不斷發展,1991—1998營業年度的營業額達785億馬克,收到了訂單達854億馬克。
西門子公司的蓬勃發展,其源泉之一來自西門子公司的企業精神。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精神,有自己前進的源泉,靠這些精神來支撐起整個企業。所謂的企業精神就是一個領導者的精神將會影響下屬的精神,帶動全體員工的精神,從而也就形成了企業的精神。
西門子公司企業的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具有一種不畏艱險、百折不撓、倔強不屈的獻身精神,他也把這種精神賦予他的企業。西門子一生遇到許多坎坷和危險,從他的童年時期就飽受生活的艱難與磨難。在嚴酷的形勢到來之時,他總是下定決心,以頑強的毅力,樹立起勇往直前的精神。
正因為他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創出如此輝煌的業績。正像柴可夫斯基所說的那樣:“即使一個人天份很高,如果他不艱苦操勞,他不僅不會做出偉大的成就,就是平凡的成績也不可能得到。”愛迪生也說:“無論哪個頭腦清楚的人,都能像我一樣有成就,隻要他肯拚命鑽研。”一個企業也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在強敵如林的企業競爭中,渡過難關。
正由於老西門子開創了一個先鋒,起到了帶頭的作用。以後的公司領導人也都沿著老西門子的作風,繼承老西門子的優良傳統。他們都必須具備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困境中也能有勇氣和信心去麵對它。他們率先垂範,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專心致誌工作。因為他們的不斷追求和努力,才會出現如此蓬勃的局麵。
可以說,事業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公司的經營能力如何,而所謂的經營能力如何,又取決於全體職工的智慧如何。即使有了精明強幹的領導者,但如果不是靠全體職工的共同經營,那也不可能真正的經營一個企業。所謂“花好也要有綠扶”,隻有靠集體的智慧才能成功。每一個職工都應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有創新的精神,有強烈的願望和堅定的決心,無論如何都要獲得成功。西門子公司正是依靠41萬全體員工的努力,才能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業績。
把水槽中的水用玻璃隔起來,一邊放入餌料,另一邊放入梭魚。當梭魚餓了時,就向餌的方向衝過去,於是鼻尖撞到玻璃上,衝得越猛撞得就越痛,衝了幾次總是鼻尖撞到玻璃上不但沒有得到餌,反而撞得很疼。梭魚就變得不想吃餌料。不僅如此,甚至連吃餌料的念頭也消失了。在它們完全不想吃餌料的時候,取出玻璃隔板,梭魚的鼻子即使碰上了餌料也不吃,好像是要吃就會碰疼。就這樣,盡管有餌料,梭魚還是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