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那些能夠慧眼識才、禮讓賢才的領導才能夠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企業想發展,就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做基礎,那人才從哪來?培養,以及原有人才留在公司、其他公司精英的跳槽等。
做企業的離不開人才,反過來,人才也離不開公司,應當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去對待人才,俗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同樣,得人才心者得企業發展。
馬雲認為,我們應當學習雷鋒精神,應當鼓勵員工學習雷鋒精神,為公司、企業無私奉獻,但是不能讓雷鋒穿著補丁上街。有“伯樂識馬”的眼力還不行,必要的時候還要敢“下血本”,不惜重金從同行,以及各個方麵聘請賢才,真正做到付出和收獲成正比。
在馬雲看來,企業如果想做大,領導者就要講話實在,注重細節。優秀的CEO在公司做大時,他們所講的一切都要符合實際。由此,馬雲對阿裏巴巴的CEO提出了一個建議:目標明確,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更要明白自己的員工想要什麼。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光有激情、有幽默感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務實,在成功時應當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實,懂得如何留住人才,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阿裏巴巴同其他企業競爭的時候,競爭的優勢就是人才,所以馬雲得出的結論就是:企業任用賢才,就要為賢才提供豐腴的物質保障。
靠感情、事業拉攏關係不是不行,但是物質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少了物質,也很難讓人相信你的承諾。尤其是當今社會,多數人所扮演的角色並不真實,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也不是很高,因此,很可能你掏心掏肺的話語被別人看成虛情假意,通過物質留人更直接、有效。
馬雲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你的團隊離開你的時候,你要想到一點,我們需要雷鋒,但不能讓‘雷鋒’穿補丁的衣服上街去,讓他們共同跟你分享成功是很重要的。”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人才要厚祿,大功要重賞”之說,如今,這一點已經在很多公司得到了有效運用。員工們積極工作,搞科研創新,為企業創造巨額資產;如果某個員工的發明創造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如果某個員工的推銷能力非常強,能夠將新產品推向市場,獲得巨大利益,領導者一定不能虧待上述員工,應重重獎賞他們。
現實生活中,很多領導者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吝嗇。有功無賞,員工會認為領導忽視了他的能力,再做事的時候就會不那麼努力了;但是如果為公司、企業立了大功卻僅僅給予不對稱的小獎賞,不如不獎,員工心中的不公平感會更強烈。
隻有那些能夠慧眼識才、禮讓賢才的領導才能夠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企業立於不敗之地。因為這些領導者不吝嗇,他們能夠及時地對員工所作出的努力予以肯定,以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得員工的工作態度更加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