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欲望越大,越靠近成功(1 / 1)

——一個人,如果心誌不高,沒有遠大的目標,沒有設計過屬於自己的藍圖,那麼這樣的人就不會創造出什麼奇跡來。一個心中有欲望的人,即使他一無所有,也會在強烈的欲望的促使下獲得成功!

佛曰:“無妄念。”世人應如此,無欲念。因此,現在有很多人,每日不工作,或是工作的時候懶懶散散、三心二意,美其名曰:“無妄念。”實則為虛度光陰的做法,讓自己的生活愈加無趣,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這些人注定與成功無緣。

其實,欲望與成功是成正比的,因為很多時候,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決定因素並非這個人的才華、家境,或是這個人口才有多好,而是這個內心深處的欲望有多大,那種想要成為成功者的欲望有多強烈,取得成功的幾率就有多大。

實際上,失敗與成功之間的距離是非常近的,近到一念之間。欲望能夠將人的力量發揮至極致,甚至可以說能逼迫一個人力排眾障取得成功。

1995年時,馬雲來到了洛杉磯,以翻譯的身份商談一項高速公路投資項目,卻沒有任何成績。之後,馬雲到西雅圖找自己的朋友比爾,比爾帶著馬雲參劃了第一個ISP公司VBN,就是這個偶然的機會,讓馬雲感受到了互聯網的神奇之處。

從西雅圖回來之後,馬雲將自己的24位好朋友集中在家裏,他們都是馬雲在夜校教書的時候結識的外貿人士。馬雲告訴他們自己要辭職,同時向他們宣講了兩個小時Internet,他自己對這個概念還處於模糊的狀態,在場的隻有一個人支持他的計劃。

可是馬雲的心中,仍舊被強烈的欲望充斥著,在1995年3月份的時候,馬雲真的走到校長辦公室,遞交了辭職信,雖然校長百般挽留,可馬雲卻因為心中記掛著Internet,毅然決然地告別了教師生涯。

之後,馬雲拿出了自己的六七千元,借債一萬多元,一共湊了2萬元,在1995年4月時與自己的妻子、朋友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當時很多人都還不知道互聯網是什麼東西,楊誌濤才剛剛建立雅虎,中科院也是剛剛開通的互聯網,就是在眾人皆看不到互聯網前景的情況下,馬雲在內心欲望的推動下一步步走了過來,不畏創業道路上的艱辛。

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著希望才能成功的。”沒錯,成功的原動力就是欲望。事實證明,一個人有多大的雄心,就會有多強烈的欲望,目標就會越來越接近你。這就好比拉弓,拉的越滿,箭才能射得越遠。

一個人,如果心誌不高,沒有遠大的目標,沒有設計過屬於自己的藍圖,那麼這樣的人就不會創造出什麼奇跡來。一個心中有欲望的人,即使他一無所有,也會在強烈的欲望的促使下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