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便攜式折疊部隊的雛形(1 / 2)

嗡——

還沒等莎娜反應過來,空間一陣動蕩,所有的法則徹底成型,一方全新的世界徹底誕生了。

世界成型,所有的法則如同一台精密機器上的零件,開始自發地運轉起來。

而與此同時,法則完善就意味著光明恢複,所有人的視野中再次出現了畫麵,而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嶄新世界,似乎在等待著眾人的探索。

“模擬創世紀之後,模擬世界中的寶物也全部送出嗎?是了,對於眾神而言凡人世界中的寶物其實並沒有什麼價值,反倒不如用來增強後裔的實力……”

神明索求凡間的寶物?這本來就是宗教為了建立威信、滿足本身在凡間的運轉而產生的最大的虛言。

交易、剝削、掠奪……這些關係都是建立在雙方同處一個大層次擁有著重合利益的基礎上。

人們會殺死魔獸獲取珍材,國家會向人民收取賦稅,但人們卻絕不會向螞蟻勒索,魔鬼也沒興趣去和蟑螂談交易。

眾神留下模擬創世紀,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福澤後人,不過那些寶物珍材對於莎娜而言已經沒有了多少吸引力,她更關心的是模擬創世紀背後的東西。

——是什麼支撐了模擬創世紀的運轉?

答案她已經知道了。

……

在眾人睜眼的刹那,莎娜悄然收起了卡倫卡亞的十萬隊伍,沒有發出一絲聲響,甚至根本沒有人發現自己的身邊曾經多出了足足十萬人來。

這就是卡倫卡亞最新研發的“連鎖折疊空間”技術所產生的效果。

大規模遠距離行軍速度緩慢難隱蔽?走水路限製太大走空路代價太高?

至於用魔法陣傳送乍一看倒的確是個好方法,隻要前腳進門後腳就能到達,但是對於真正的戰場而言,它的成本不比空路低多少,限製也沒有比水路小多少。

通常情況下隻有兩地事先建立好點對點的傳送魔法陣,才能夠完成一次傳送,而傳送陣顯然不是可以隨便移動的隨身道具,大規模傳送不論是隱蔽性還是靈活性都實在太差。

傳送陣的根本原理是利用了無處不在的空間節點,移動傳送陣並不能讓空間節點跟著移動,沒法製作成隨身攜帶的便攜式道具。

大規模遠距離行軍一直以來都是泛大陸戰爭史上一個懸而未解的難題,和某個異世界不同,泛大陸麵積廣闊無垠,一個王國的麵積就差不多相當於異世界一個大洲,要真的靠步行趕路,那等軍隊趕到了恐怕都足夠戰場上腐爛的屍體長出幾茬兒花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各個國家都有著常年陳兵邊境的習慣,隻有在邊境上保持著恒定數量的軍隊駐紮,才能夠保證最基本的國家安定。

而在連鎖折疊空間技術誕生之後,一切都不同了。

參考了覆滅的巔峰會議鏡之花園空間折疊的原理,加上逐漸成型的第四代天網,卡倫卡亞的地精工程師們在經曆了爆炸大爆炸以及更多更強力的爆炸之後,終於將這種隻存在於想象中的技術化作現實。

空間裝備可以儲物,那麼可不可以裝人?

理論上是可以的,隻不過空間中其中虛無一片,沒有空氣沒有陽光沒有時間流逝,人的每一絲感知都會被無限放大,無窮的“空曠”使人恐懼,並最終被恐懼吞噬。

和空間擴容魔法陣原理不同,後者隻是擴大空間,而且往往並不怎麼穩定,受到內源外源的攻擊很容易就會崩潰——當初深埋於海底的狼神神殿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而前者則必須要能夠承受一定強度的空間波動,否則在一場戰鬥中根本沒有太大作用,也許人還來不及從空間中跳出來,就已經被敵人一道劍刃風暴打得團滅身死,靈魂組團去冥河裏洗澡了。

於是乎,巔峰議會的鏡之花園技術流入之後,地精技師們終於找到了門路,為每個聖劍騎士團的戰士靈魂編排了獨立的編號,而每個獨立的靈魂又綁定了專屬的折疊空間,每個折疊空間則又和上級半自願綁定,最終形成了金字塔形態的連鎖折疊空間模式。

每個人可以躲入自己的隨身折疊空間,而隨身折疊空間又可以並入上級的隨身折疊空間之中,如此層層遞進。

至於折疊空間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很簡單:折疊空間就好比一個由金屬網格製成的鐵盒,它真實存在著,並且其中可以存放事物,但依然可以讓空氣(空間)快速從其中流淌而過,僅剩的一些阻力則由專門的轉換裝置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