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看清劍塚內的情景之前,蘇長安曾幻想過蜀山的劍塚究竟如何。
是不是與道閣一般自成一個世界,又或是也存在一個類似於無的怪人。
但這些奇怪的念頭,在他真正看清劍塚內的情形時,瞬間煙消雲散。
當他踏入劍塚的第一時間。
先撲麵而來的是浩瀚如海,幾近讓人窒息的劍意。
這劍意,在鐵門打開時,他便已經領教過一次,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方才他在劍塚外感受到的劍意,不過是劍塚中浩瀚劍意的冰山一角。
當你真正置身其中,你才能感受到,這其中的劍意是如何的好大。
即使劍道星殞所能激的劍意,與這劍塚相比,也不過滄海一粟。
然後,蘇長安終於第一次,看清了劍塚之內的情景。
那是向著際蔓延,就似了無盡頭的黃土。
它們幹枯、它們貧瘠、它們寸草不生。
而有的,隻是一把把倒插在其上的長劍。
這些長劍順著貧瘠的土壤,一起蔓延至際。
數不清,亦望不盡。
每一把劍,都是一個綿長故事。
都是一位劍客波瀾壯闊的一生。
蘇長安望著那些劍,他仿若能聽到某些低鳴,某些沉吟,以及某些哭泣。
他覺得它們在訴著些什麼。
或喜悅,或緬懷,或不甘。
蜀山屹立了千載,這些劍大都來自那些蜀山的劍客們。
他們不似蜀山之外的修士們,自有大道三千供他們挑選。
對於蜀山的劍客,他們的道,很,很窄,同時也很強大。這個道叫做劍道。
這些劍客們,終身與劍為伴。
為劍而生,也因劍而死。
世人常,一個真正的修士,對於他最大的榮耀應當是死後魂歸星海,化為形成永世照耀人間。
但對於蜀山的劍客們,卻不是如此。
對於他們,最大的榮耀應當是,劍生靈智,死後劍葬於劍塚。
是的,劍塚中的劍,從來沒有凡品,每一把或多或少都帶有些許靈智,放入江湖,每一把都足以讓下劍客趨之若鶩。
因此,世間又有一語,下名劍出蜀山。
蘇長安為那些劍意而震撼,為這些長劍的低鳴而感慨,為蜀山曆代劍客的苦修而心折。
他想了很久,應當用怎樣的辭藻來形容自己眼前的劍海,但思來想去,最後卻隻能想到,人們常用來形容劍塚的那一段話。
人去劍猶在,枯墳千萬塚。
劍客們早已消失在長久的歲月中,隻有他們的劍,還在這劍塚之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回憶著當年與他們主人征戰下的榮光。
他終於無法壓下心底升起的感慨,他躬下了身子,極為恭敬的朝著劍塚之中密密麻麻長劍,盈盈一拜。
拜這些枯守劍塚的名劍,亦拜那些早已遠去的劍客。
而也在這時,一道聲音從他們三人的背後響了起來。
“想來三位便是嵐院的蘇長安、花非昨、羅玉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