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佳能的案例看日本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由企業這一社會經濟組織的所有成員所默契地共同擁有的該企業的價值體係,是其企業意識、精神及企業行為規範的體係。企業文化是超出個人主觀意念和行為色彩範圍的,能夠左右企業組織整體行為的體係。
1.企業文化的存在有重要意義,對文化適應性的諸種要素可以歸納如下:企業擁有的資本、人力、物質、信息、設備等綜合力量呈過大的狀態時,大企業會呈現出衰退的狀態,擁有先進的企業文化可以保持企業增長的動力。
2.製定企業願景,成長為國際化型企業的需要。佳能總經理山路敬三說:“在現今的世界裏,日本企業壯大起來了,切忌肆意妄為。企業最終的目的是與世界和人類共生”。有明確美好的願景,有利於緩解矛盾和衝突,促進企業內部的協調一致 。
3.社會要求企業必須重視企業的文化素質。佳能本著尊重消費者的“客戶滿意度第一”原則,獲得了消費者和同行的認可,提倡的共生文化,使其在中國本地化上做得非常成功。
三、中國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共生文化的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是在與企業的內外環境相互關聯、相互作用中孕育,發展和逐步成熟的。企業在擁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並在其引導下推動本企業的發展的同時,必須始終不渝的向前看。中國作為發展中的文化強國,建設好企業文化,不僅利於企業發展,更是可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在成長中的中國企業注入共生文化,使企業與自然、社會、競爭對手、員工和客戶一起成長,不僅可以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讓企業永葆青春,蓬勃發展,走向國際市場;還可以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招聘到優秀的員工和挖掘到更多的客戶。最終塑造出有態度的企業,實現企業與世界和人類共生,達到企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岩淵明男.佳能理念[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2]王丹丹,紀廷許.實踐先於理論——日本企業文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05
[3]櫻井通溫,D.保羅.斯加布羅.日本式的企業成本管理[M].鄒青,董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01
[4]張扣娣.日本企業集團中的母子公司關係[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3
[5]酒卷久.佳能細胞式生產方式[M].上海:東方出版社, 2006.10
作者簡介:陳聰靜,女,1992年生,寧波大學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