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盟“雙反”走勢及影響解析(2 / 2)

英國成歐盟“另類”,強力抵製“雙反”

不管“雙反”最終結果如何,英國都將成為此次光伏“雙反”最大的受害國,因為英國光伏製造環節薄弱,約有80%的光伏產品來自中國企業,所以其對“雙反”一直持否定態度。英國影響力最大的光伏組織Solar Trade Association(STA)明確表態,反對向中國光伏企業征收任何懲罰性關稅,認為“雙反”結果的不確定性不利於英國光伏產業穩定和增長。

STA在分析“雙反”對英國光伏市場的影響時指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光伏產品采取預先登記方式,重創英國當地的光伏經銷商。因為他們不知道“雙反”稅率是多少,為規避風險,取消了很多中國光伏企業的訂單,這使得英國光伏係統的安裝價格有所提升。

STA甚至“不辭辛勞”的幫起了中國企業的忙,號召受“雙反”影響的英國企業在AFASE網站上向歐盟委員會寫公開信,積極參與歐盟委員會關於“雙反對當地就業和附加價值影響的調查”;此外,STA還敦促英國全體光伏企業積極參與自己製作的調查問卷,意圖更深入的反應“雙反”造成的潛在影響。

除了“雙反”調查之外,英國政府與歐盟還在增值稅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歐盟認為,英國政府為光伏、光熱等發電項目減少5%的增值稅,這本身不符合歐盟EU VAT Council Directive 2006/112/EC法規,不過英國稅務海關總署拒絕了歐盟這一抗議。英國光伏裝機勢頭迅猛,2013年一季度光伏裝機量達到0.5GW,約占一季度全球光伏裝機量的1/10,與歐洲光伏蕭條態勢形成鮮明對比。這一反差與英國政府積極的光伏政策不無關聯,此次歐盟對華光伏“雙反”,如果歐盟最終能夠排除英國政府的幹預和反對,英國光伏係統的裝機成本必然會增加,尤其會對英國民用光伏市場產生衝擊。所以,英國成為歐盟“另類”,與中國光伏企業站在了一起,這或許對於中國企業的申訴產生一定程度的利好。

英國政府的積極態度和公共利益調查體現出的利好趨勢並不能打消中國光伏企業的疑慮,進入3月份以來,中國很多光伏企業削減了自身產量,也延長了交貨和運輸時間,使得歐盟組件供應量顯得有些“拮據”。此外,隨著“雙反”初裁的臨近,中國光伏企業的戰略動向也日益清晰起來,企業走向可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主要包括二三線光伏企業和少量已經自顧不暇的一線企業如尚德、賽維LDK等,他們無力深耕歐洲市場,或隻能被迫退出;第二類企業選擇產能外移,通過轉戰“第三國”避開歐盟“雙反”稅率。前不久,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表示,將把400MW的組件產能轉移到海外,成為一線企業中第一個明確公布戰略走向的企業。南京中電光伏早前也宣布,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建設一家新的電池組件製造廠,組件產能約為150MW,於2013年1月份投入運營;第三類企業暫無產能外遷計劃或內外並重,打算搶占新興市場來彌補歐洲市場造成的空白,以英利、晶科為代表,他們發力國內“金太陽”示範項目和大型地麵電站項目,戰略相對保守。

作者簡介:丁誌婕(1991- ),女,漢族,甘肅蘭州人,西北師範大學經濟學院2010級統計學專業;周璐,西北師範大學經濟學院2010級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