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冰壺秋月(2 / 2)

隻見門外站定一個英武的年輕後生,頭帶白範陽氈大帽,上撒一撮紅纓,帽簷低低壓住了臉麵,帽兒下裹一頂渾青抓角軟頭巾,項上明黃縷帶,身穿一領白紵絲兩上領戰袍,腰係一條摣五指梅紅攢線搭膊,青白間道行纏絞腳,襯著踏山透土多耳麻鞋,跨一口銅鈸磐口雁翎刀,背上負著一個包裹,手中提了一口樸刀。

楊濤看罷,暗暗喝了一聲彩,張口問道:“你是何人?”那人將帽簷抬了抬,隻是焦急地回道:“楊兄弟,能否進得屋去再行說話?”楊濤定睛一看,那人不是史進卻又是誰?!

楊濤一看史進此舉,分明有大事發生,便連忙將史進一把扯到屋內,囑咐門子將院門再度關好,一邊走一邊向著史進問道:“史大郎,你又惹下了什麼禍事?”史進摘下頭帶的範陽氈帽,卻對著楊濤反問道:“楊兄弟,你可知道少華山上的那夥強人?”楊濤回答道:“知道啊,打頭的那位還是我的師兄呢,這又怎麼了?”史進聽罷,頓時滿臉的驚訝之色,連聲叫道:“你是說那少華山寨的‘神機軍師’朱武朱大寨主是你的師兄?”“是啊,那又如何?難道是我那朱師兄打到你的史家莊裏去了?”“哎呀,此事說來話長,且聽我細細道來。”

史進便將朱武三人的少華山寨如何派兵攻打史家莊,自己如何生擒“跳澗虎”陳達,朱武、楊春二位寨主為救陳達如何自縛於陣前,自己如何深感三人義氣便私自放走了陳達,少華山三位寨主如何與自己禮尚往來,自己如何設下中秋酒宴宴請三位寨主,這個消息又是如何被人泄漏給了官府,自己如何散盡家財放火燒了莊院並與三位寨主殺退了前來捉拿自己的官軍,三位寨主如何邀請自己上少華山入夥,而自己又是如何加以拒絕。

這一樁樁、一件件,聽得楊濤目瞪口呆,心裏一直尋思著:“這個史進可真能惹事啊。”史進看到楊濤並不說話,便又開口說道:“楊兄弟放心,史進前來潼關,並非為了躲難,實是不知這次一走,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見,心感此前情義,特來與楊兄弟飲一碗離別之酒。”

楊濤雙眼一瞪史進,氣鼓鼓地回答道:“大郎如果這麼看楊濤,這頓酒不喝也罷。你若想留,楊濤定會保得你周全。你若要走,且在某處靜靜等著楊濤,楊濤年後便可出師,自會去那裏找你。大丈夫處事,何必作此女兒之態,什麼‘何年何月’之話,切勿再講!”

史進聽罷哈哈大笑,伸手拍了拍楊濤的肩膀,大聲說道:“我就知道楊兄弟你會這麼講。此番我還是要走的,且去關西找找我的師傅王教頭再作打算。可惜木蘭姊姊不在,不能又像去年那樣放肆地醉他一場。”楊濤歪了歪嘴,挑釁般地問道:“難道我一個人還陪不了你了?”

就這樣,楊濤帶著史進先去後院裏屋拜見了師傅周侗,史進將方才那些事情又給周老拳師講過一遍,周侗聽罷心中暗罵:“朱武啊朱武,你這掃把星又將我這故人之子迫害到如此地步,不要讓周某看到你,如果不巧讓周某再遇見,定要替你師傅打斷你的一雙腿。”

周侗本想讓史進就在周家大院躲躲風頭,奈何史進已然拿定了要去關西的主意,周侗苦勸未果,便叫管家先取來一封盤纏銀子,再讓楊濤將史進妥善地送出潼關。

楊濤和史進既然出得周家大院,史進卻不著急上路,愣是扯著楊濤來到潼關鎮上的一處酒家,楊濤生怕史進飲酒誤事,史進隻說“略飲一杯水酒便罷”,楊濤無奈隻得隨著史進走進那家酒樓。隻見酒樓正堂之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芙蓉樓”三個大字。

楊濤曾經受種師道師叔的影響,讀過一部《王昌齡集》。王昌齡的詩作,以七絕為最佳,所以才會被世人稱為“七絕聖手”。王昌齡其人,極為擅長描寫邊塞、閨怨以及送別題材的詩歌,其中恰好就有一首送別詩名曰《芙蓉樓送辛漸》,詩曰: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想到這裏,楊濤不禁嘿嘿一笑,心道:“這不起眼的一家酒樓,竟會起上如此一個充滿典故的雅名,不知是偶然撞到的還是有意為之的。”想罷,便喚過店小二要來筆墨,在雪白的牆壁上筆走龍蛇地書寫下了這樣兩句:

“關西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