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6章 尾聲:豈言史書可當真(3 / 3)

李紈說得熱烈,起身手舞足蹈,神情萬分激動,仿佛是發現了什麼重大的曆史真相一般。但他發現,自己的熱情換來的卻隻有冷場,他滔滔不絕地說了好一會兒,卻沒有一人回應。

把他帶來的那個朋友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李紈卻覺得,自己總算是能震住諸人,哪裏肯停。若說最初他是想利用這些人打入華亭史學界,那麼現在,他已經覺得,這些人被“洗腦”洗得太過,需要他這個深知真相之人來指點迷津了。

“諸位,要多讀書,不要隻看那些官方給你們的史料,那些東西,都是造假了的!唯有多讀書,才能揭破這些謊言,才能發現曆史的真相,不至於被人蠱惑!”

“咳,說起曆史造假,太宗皇帝看起居注,開了一個極不好的頭啊,倒是葉公,雖然組織人編史,卻不曾過問過起居注吧?”與李紈對辯那人輕輕咳了一聲道。

“你……你不要轉進,我們說的是這本書揭示的曆史真相,不是太宗皇帝,與太宗皇帝沒有任何關係!”李紈氣憤地道。

“你是說《往事未必如煙——衛王親募秘諜回憶錄》此書吧,盧杞所著,對不對?”與他對辯之人似笑非笑地道:“不好意思,我也看過此書,而且,我還看了《從漁夫至秘諜——卞平傳》、《杜鴻臚自傳》、《長安夢華錄》,哦,還有最重要的一本那幾十年史的書《盛唐夜唱》,其中對盧杞其人,都有交待。此人根本不是葉公秘諜,他乃是葉公政敵,所謂秘諜,不過是葉公當政之後他為自己塗脂抹粉之語。對了,此人還有一本書,名為《至聖宣道錄》,隻不過他化名盧木子,其間對葉公吹捧之肉麻,就是官方文宣,都比不上啊。”

那人連說的幾本書都比較冷門,但幾個人物李紈大致都知曉,卞平是葉暢早期的秘諜頭目,後來派到了日本,在乾元十八年的征日之戰中,他帶人火燒日本平京,屠戮甚重,二十餘萬平京百姓,死者逾萬,餘人亦多發為礦奴。如今日本國早已消失,變成了海東道四行省,當初戰事,史籍中多有掩飾之言。

至於杜鴻臚自傳,乃是杜甫個人晚年的回憶錄,記載了他與葉暢、李白、高適、岑參等人交往,特別是天寶至乾元年間一些重大的曆史事件,比如葉暢在遼東的崛起、天寶十四年的民亂、天寶十五年李亨與安祿山的叛亂與敗亡。因為杜甫的身份關係,許多事情都是第一手的史料,也被許多史學愛好者認為是信史。

《長安夢華錄》,李紈不曾看過,《盛唐夜唱》他倒是看了,可惜感覺平平。他見自己曝露出來的曆史真相,竟然是對方早就知道的東西,心中羞惱,忍不住又道:“你們就是被洗腦了,所以才不信盧杞……別的不說,葉暢私生活甚為不檢點,早年為求富貴,與奸相李林甫聯姻,後來富貴易妻,遺棄李林甫之女,其行徑,讓人作嘔!”

眾人神情不免有些古怪,總與李紈對辯者,提起此事亦不能說什麼。過了一會兒,有一個人慢慢道:“大夥知道,封某是自旅順來的,我家在旅順有數代人,有一件事情,一直沒有對大夥說,我家曾祖,曾在葉公帳下效力,後來因為娶了我曾祖母,她是一個契丹貴女,故此去了軍職。他曾有言,衛王壯年之時每年都要回遼東一兩次,倒不僅僅是看看自己崛起之地,很大程度都是去見離緣了的前妻。我依稀記得,曾祖曾言,如今大唐十富家之一的遼東衛氏,便是衛王與前妻之後。”

“遼東衛氏!”這個消息,倒是讓眾人吃驚。

李紈卻漲紅了臉:“胡說,你這是胡說,葉暢與其前妻分明沒有後裔!史書上明明載著的,他們無後裔而離緣!”

眾人看著他,齊聲道:“你這可是被洗腦了,豈可盡信史書!”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