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8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2 / 3)

“大夥都要想明白了,若真鬧到國人暴動的地步,誰都脫不了身,此時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又不知是誰說道。

話到這個地步,終於,有人提議:“天子無道,可比昌邑,韋相乃托孤之臣,先帝倚如霍光,當行廢立之事!”

此話一出,雖然大夥都覺得有些刺耳,卻沒有人以為不對。

說到底,李俅和皇室,雖然不能說是人心盡失,可在李亨之亂之後,已經得不到諸臣與百姓的信任。

“欲立何人?”有人問道。

“唯有衛王方可決之,當請衛王回長安主持大事。”又有人道。

這一次大半人都用白眼去看這說話者,葉暢若想行廢立之事,怎麼會遠避泰陵?他分明就是不願擔這個名聲,所以才會脫身事外,當然,如果眾人行事,不讓他滿意的話,他會不會跳回場內就很難說了。

眾人七嘴八舌,討論了幾個人選,都是李隆基孫輩人物,而且都是挑那種才幾歲最多不超過十歲的孩童。眼見人選漸明,獨孤明卻一直不出聲,韋見素心知他在某種程度上是葉暢意見的代理人,故此問道:“獨孤駙馬乃是宗親,又是宿臣,為何一語不發?”

“我在想十幾二十年後,是不是還會鬧這麼一回。”獨孤明道。

眾人先是一愣,然後頓時明白。

哪怕他們挑的人選再年幼,十幾二十年後,終究還是會成年,成年親政之後,也終究會想法子收攏權力,到那個時候,是不是再會發生一次這樣的都人騷亂?

可以說,隻要皇帝與葉暢之間,存在權力的爭奪,這種事情,就不可避免。

“以獨孤公之意,當取何人為帝?”韋見素見此情形,懶得再猜,徑直問道。

“何人為帝?自然該是先帝血脈。”獨孤明道。

“先帝血脈……你是說……”

獨孤明所說的人選,當然不是群臣開始提出的那幾個,韋見素與群臣首先想到的,是李亨的兩個兒子。廣平王與建寧王受李亨所牽連,被廢為庶人,雖然在李隆基諸孫中最為出色,結果卻失去了繼承權。

“壽安公主豈非先帝血脈?”獨孤明奮聲說道:“除了壽安公主,誰還堪為帝?”

此語一出,眾人齊皆變色:“這怎麼行?”

這怎麼行,壽安公主雖然巾幗不讓須眉,是李隆基的血脈,但是,她是女子之身,如何能當皇帝?

皇帝又稱天子,天子天子,天的兒子才是!

“怎麼,汝等覺得不合適?”獨孤明卻是目光炯炯:“本朝又不是沒有過女帝!”

一句話又將眾人噎了回去,大唐,又不是沒有過女皇帝!

武則天,以後宮嬪妃之身,尚可為大唐天子,甚至以周代唐,那麼,身為李姓之女的壽安,為什麼不能當女皇帝?

壽安若為女帝,葉暢要是再有什麼意見,那是他們夫妻之事,至少不會發作到群臣身上。

“這樣的話,衛王可以為輔政王,與陛下並為二聖,則天下大定,中外皆安。”獨孤明又道:“除此之外,別無良策!”

眾人麵麵相覷,隻覺得腦洞大開,不知是該覺得霍然開朗,還是瑟瑟發抖。

好一會兒之後,韋見素歎了口氣:“此事非我等外臣可決之,當由宗室自決。”

群臣眼前一亮,他們也都不想當這個開先河的人物,這種事情,讓皇族宗室自己去定,那是再好不過。

所有人目光在李姓宗室身上轉來轉去,李姓宗室則個個臉色難看。

這個時候,李姓宗室真不希望被推上前台,五年之前,李亨殺過一遍,然後安祿山又殺一遍,再後來,安祿山與史思明在長安城中爭鬥時,將少數殘餘又殺過一遍。故此,李姓宗室如今還在的,十不存一,否則這天子之位,也輪不到李俅。

他們能從屠刀之下幸存,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技巧,原本是縮頭縮腦躲在人後,如今被推到前台,一個個都是滿頭冷汗。在眾人目光注視之下,他們卻再也回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