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6章 天視原為我民視(3 / 3)

直到此時,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葉暢不動背後隱藏著的真實意義。

國子監諸生被捕的次日,“神出鬼沒”的《民報》再度浮現,對此行徑大肆抨擊,甚至疾呼:天子欲行專利之策,任用元載這樣的奸邪小人,與國子監諸生並無幹係。諸生之所以站出來,不顧自己個人的前程與性命,為的就是替受此牽連的百姓鳴不平。“專利”之法出後,受到牽連的百姓不是一個兩個,而是絕大多數,而與昏君奸臣爭鬥,也絕不是一個兩個國子監的學生之事,而是絕大多數百姓的事情。

“昏君當道,則民不聊生,小人竊位,則賢才受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時局已危,凡大唐之民,長安之士,皆當挺身而出!故此,諸生罷學,商賈罷市,工匠罷工,當使昏君小人正視民眾之力,傾聽百姓之音!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意自我民意,此其時也!”

在家“養病”的元公路看到這最後一句,忍不住拍案大聲吟讀起來。

這又是一篇檄文,而且比起此前的檄文,更加毫不掩飾!

他很清楚,“天視自我民視”句,出自於《尚書?泰誓》,這是周武王伐殷商之時所做之檄文。雖然有人以為,其原文早散失於焚書坑儒,現在所存者,乃是後人偽造,但至少到了本朝太宗時期,其正統地位,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而且進一步深思,其中許多言語,極為激烈出格,卻極合當下。除了杜甫引用的這一句之外,還有“撫我則後,虐我則仇”、“****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都是將君王放在了與民對立的位置之上!

元公路捫心自問,李俅行事殘暴,其實遠不及周厲商紂,用這些話來形容他,未免有些過了。但是,這是他能夠冷靜判斷,才會得到這個結論,換了此時的百姓呢?

此時的百姓,隻知道天子要行“專利”之法斂財,隻知道這位新皇帝把大唐柱石賢臣葉暢逼得辭職去修泰陵,隻知道這位大唐國君將一群勸諫他改過退奸的國子監學生抓到了牢中,隻知道李俅任用的奸邪將不滿他搜刮民財的商人捉了起來。

“風暴越來越大了啊……”元公路心中暗想。

正琢磨著,便見自己的管家輕輕敲門,他歪過臉去:“有何事?”

“大夫,家裏雇的人……全部請辭工。”那管家一臉怪異的神情:“這個,這個……小人不知該如何是好。”

“讓他辭了就是……等一下,你是說,全部請辭工?”元公路頓時坐正,正色問道。

“是!”

元公路家資頗豐,因此家裏上下雇了三十餘使喚的仆人。其中賣身與他的家奴隻有十餘人,剩餘大半,是簽了契約的傭工。這些仆人,無故可是不會請辭的,元公路自問,對仆人不算是苛刻,突然間這些人集體請辭,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可知是為何……莫非,莫非是為了天子之事?”

管家的神情很是尷尬:“大夫明鑒,他們的理由正是說為此,小人也勸過了,還和他們說,這國家大事,與他們何幹,做什麼也不能耽擱了柴米油鹽醋。可是他們卻說,商賈可不求利而罷市,太學生可不求功名而罷學,他們隻是卑末之人,就隻能不求生計而罷工了。”

“啊……你有沒有說,我是站在他們這邊的?”元公路問道。

“說了,我說了大夫為此都請辭官呢,結果他們更說了,連大夫都能為了天下百姓江山社稷不要官,他們這些人還不能為了這個不要工作麼?”

“這是哪跟哪啊……”元公路張大嘴巴,哭笑不得,不過旋即他明白,這背後,可是有高人啊!

肯定是有勢力在背後串聯煽動,隻不過那勢力是不是葉暢的……就不得而知了。即使不是葉暢自己親正拉出的勢力,隻怕也和他有些關係,比如說,那些商會,他們有錢有人,倒真有可能煽動這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