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淡路島的薛訥所部休整五日,後揮軍兩萬渡海於對岸的和泉國登陸,擊敗前來阻擊的萬餘倭軍向倭國朝廷所在地大和國飛鳥進發。
北路軍李尚旦集唐軍五千,歸附倭軍兩萬八千眾,七日盡取播磨國全境進入五畿西部的攝津國。前來增援的新羅、百濟兩萬援軍亦趕到,歸李尚旦節製。
黑齒常之所率三千援軍並佐渡島上王傲珂所部四千兵作為征倭東路軍,在越後國登陸,依次攻拔九座水城斬首萬級,進取越中,能登、越前二國司不戰而降。黑齒常之所部得以與早前歸附,目前聯軍圍攻近江的丹後、若狹、加賀三國聯成一片。
從三國國司口中得知,隻要攻克了近江就可以通過不破道東取美濃、伊勢二國,切斷飛鳥朝廷與東部諸國的聯係,身處大和國飛鳥淨禦原宮的大海人將插翅難逃。
黑齒常之思濾片刻,覺得此策可行,便更改出發前燕王製定的作戰計劃,領軍四千增援包圍近江國治所滋賀的三國聯軍。
丹後、若狹、加賀三國聯軍圍攻近江兩月餘,近江近期又得飛鳥朝廷的三千援軍,雙方互攻各有勝負。
黑齒常之領軍來援,無疑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雙方在近江治所滋賀城外列陣而戰,近江倭軍觀唐軍到來,素聞唐軍驍勇善戰勇不可擋,至今未嚐一敗,人人皆露懼色。
近江國司自知此戰難以取勝,早早安排人手將其家人送往美濃國,帶著為皇盡忠的一腔熱血主動進攻唐軍大陣。
七千近江倭軍被黑齒常之一戰而潰,乘勝席卷近江全境,駐守大津京的大海人長子高市皇子兵敗東逃美濃,唐軍展開追擊,一日克東進要隘不破關,奪取了關原盆地,攻入伊勢國北部。
麵領唐中路軍薛訥所部兩萬,北路軍李尚旦五萬三千聯軍的進逼,北麵門戶近江失守,山城國危在旦夕的飛鳥朝廷此刻以是君臣驚懼惶恐,不少大臣以攜家眷出逃。
大海人召來心腹文武大臣尋問對策。
在壬申之亂中為大海人奪得皇位立下大功的村國男依建議:“陛下,五畿有三畿已淪為戰場即將陷落,飛鳥將麵臨七萬多的唐軍進攻,以不足兩萬的兵力是守不住飛鳥的。不破關陷落,北路唐軍正猛攻伊勢,其意在切斷我們與東部諸國的聯係。當下應速做決斷,領軍東退東海道,集東海、東山二道兵馬依山川地利抵禦唐軍進攻。”
“我們諾是能守住東海、東山二道,使唐軍久攻不下,或許能迫使燕王與我們議和,向唐稱臣納貢換取平安。”
阿曇連稻撇了一眼參議身毛廣不無譏諷道:“東海、東山二道本就百姓稀寡,先後征調了六萬餘人,哪還有多餘可征調之兵。”
眾臣一下子沉默了,從東部諸國征來的六萬餘眾兵馬幾場敗仗下來已不到一萬,北陸道又全境失陷。隻剩下東海、東山二道,咬咬牙頂了能征個兩萬人。憑這群新募之兵能頂住虎狼一般的唐軍?
不論是大海人還是眾親信大臣看來,即使能成功退到東海道,亦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父親,諸位大臣,還是依村國將軍所言東退吧,至少還有一份希望不是嗎?”大海人次子草壁皇子帶著淒涼的聲音沉聲道。
四年前舉兵擊敗大友人皇子取得皇位的大海人,曾經雄心壯誌意欲將大化改新深入下去,將日本打造成國富民強的東方強國,先後廢除了氏上民部、家部(部曲)製,進行服製改革、八色之姓、冠位製度等改革。剛剛取得成效卻遭遇唐軍來犯的迎頭重擊,日本數代皇數十年改革之功一朝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