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大佬們逝去的青春(1)(1 / 1)

致大佬們逝去的青春

35歲就退休!這儼然成為了時下比較流行的夢想。大致可以歸納為35 歲之前賺夠後半生的鈔票,35歲之後就過著喂馬、劈柴,或是周遊世界的日子。每天隻需惦記著要和誰去釣魚,偶爾做做理財,過著無憂而愜意的閑適生活。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成功隱退即使對於馬雲、史玉柱這樣的商界大佬來說,都是一件很艱難的決定。當然,這不單單是說是否能夠保持豐裕的物質生活,而是傳統意義上的退休已經無法清晰詮釋他們的生活目標及人生價值。

在美國一項關於退休的調查報告中顯示,有八成的年輕人認為他們會在退休之後繼續工作,且並非出於經濟考慮,而是工作會帶來成就感,並讓生活更加充實。對他們而言,退休隻不過是調整工作的節奏和內容,而不是單純享樂。

如今,中國人理解退休的定義,退是退守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休是休養生息,尋找生活和事業新的起點。從柳傳誌把聯想交給楊元慶,馬雲辭去阿裏CEO,再到騰訊陳一丹卸任首席行政官,巨人網絡史玉柱交棒他人。曾經最被推崇的一批IT業界大佬紛紛退居“二線”。麵對讓他平步青雲的互聯網,馬雲坦言:“對於互聯網行業,我已經有點老了。”而史玉柱的說法也頗為熟悉, “把互聯網留給年輕人”。如此退休在他們看來就是:到了年紀,一定要把企業大權讓出來,讓事業再飛一會兒。

2013年5月10日,49歲的馬雲打著太極唱著歌剛剛舉辦完“提前退休”的儀式,第二天就宣布成為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理事會主席。換了一種方式繼續戰鬥,他所謂的“退休”隻不過是一個新事業的開始。退而不休,轉戰他域,這好像是馬雲給自己退休生活的新定義。

有的人退休是為了“忙裏偷閑,退而不休”;而有的人退休是“急流勇退,追尋夢想”。太多的人發現再不“退休”就沒有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用“退休”的方式,以退為進,換種方式主宰自己的人生。

淘寶十周歲,馬雲說再見今年5月10日,在淘寶10周年慶典上,在3萬合作夥伴和媒體人的見證下,49歲的馬雲最後一次以阿裏巴巴集團CEO的身份作了演講,然後將接力棒交給了與之有13年共事經曆的陸兆禧,正式結束自己14年的阿裏CEO生涯。

阿裏巴巴,一家估值高達800億美元的互聯網企業。權力交接牽動著眾多人的心。如何穩定前行,馬雲表態,“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仍將負責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的戰略決策”。而關於自己的未來,他說:“我打算先睡三個月的覺,也像王中軍一樣,11點起床,吃個早飯,睡個午覺,再溜達一圈,吃個晚飯。先休息休息,三個月以後不折騰互聯網了,折騰折騰其他行業。其實我們這種人停不下來,一個是教育、創業;一個是綠色、環保;一個是我自己也打算投資前麵的項目。這三個方向都要花時間考慮,我覺得經過三個月的休整,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