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劍雖然知道這滅火搜尋已經耽擱了太多的時間,趙昰幾人早已經逃遠,無法再追趕了。
但是由於樊同一再堅持,就派了一小隊人馬,由樊同自行帶隊追殺去了。
-------------------------------
第二天晌午,梁椅才得到尹劍的戰報。
這個年近五旬的男人,最近一段時間,腦袋裏及時行樂的想法越來越泛濫,昨晚他在蒙古使節要了一名豔麗的歌姬後,自己留下了三位,從歡慶宴會散後一直折騰到天破曉,清晨時分疲倦不堪的他才抱著溫香軟玉沉沉睡去。
中午醒來,他想起昨晚派尹劍去抓拿益王趙昰的事情,急忙起身讓人招尹劍過來。
尹劍石門洞回來後,一直在知府府衙的偏廳坐著,整夜未眠等待梁椅的召見。樊同也在清晨時分垂頭喪氣到了府衙,說是趙昰一行已經揚帆東去,奔赴溫州了。
梁椅在獲悉了昨晚的經過,得知益王已經逃往溫州勃然大怒,把尹劍和樊同兩人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尹劍和樊同哪裏敢頂撞,兩人唯唯諾諾不敢多說一句。
後來梁椅才想起陳炎和趙旻,他呡茶提神道:“說是抓了陳宜中的兒子,此時可確切,你們都認得這個陳炎嗎?”
尹劍急忙掏出自己懷中陳宜中的信函遞給梁椅。
梁椅接過信函,撕開蠟封,一目十行瞄了幾眼,嘴上連道:“有趣、有趣,真有趣!”
尹劍心裏慌恐,問道:“這是陳丞相的字跡嗎,是他親筆所書嗎?”
這正是他擔心了一晚,經過昨晚的事情,他越發覺得陳炎詭計多多,這陳宜中的書信不知道是不是偽造的,要是真的是偽造的,那他這次可是被這個陳炎坑的暈頭轉向,實在是糗大了。
梁椅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這倒確實是陳宜中丞相的親筆,你們自己拿去看吧!”
尹劍急忙取信來閱,信上陳宜中說自己已經厭倦朝堂上的爾虞我詐,又不甘心降敵,所以決定造大船下南洋,不再理睬這宋元紛爭,因為造船急需能工巧匠,所以讓兒子陳炎到處州縉雲一帶尋訪鐵匠數人,請梁椅給予幫忙和照顧。
尹劍惑問道:“陳丞相所言屬實嗎,我怎麼聽他公子說是要迎接益王趙昰,在溫州興兵作亂?”
梁椅笑而不語,他站起身子,在房間裏踱了幾步,轉身問樊同道:“掌書記有何高見?”
樊同聽到梁椅發問,一臉疲態一下子沒了蹤影,隻見他振振有詞道:“卑職覺得陳宜中必定是想犯上作亂,這造船怕是托辭,真正的目的是找尋鐵匠,冶煉武器!”
梁椅點點頭,看看尹劍和樊同,問道:“依你們兩位看,應該如何對待這位陳炎公子?”
尹劍肅然道:“陳丞相有恩於知州大人,這事情確實有些棘手,是留是送他回去一切由知州大人裁定!”
樊同正襟危坐,拱手道:“梁知州高明,想來心中已有良策。屬下認為這個陳炎倒是今後與陳宜中討價還價的好本錢,要把他好好留在處州。以後相機而動,進可以以他兒子為要挾,讓陳宜中帶益王趙昰來處州投誠;退可以以陳宜中為人質,使得陳宜中不敢輕舉妄動!”
梁椅斂容,搖搖頭道:“兩位,我想把他送給蒙古使者,讓他帶回臨安去,不過先聽聽使節大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