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知州孫媳(1 / 2)

渡船靠上麻行浦口,雨已小了很多。

這時,李嫣才告知陳炎和智雲二人,她要探看的親戚竟是溫州知州張祥雲。

這溫州城裏水網縱橫,河道密布,三人換乘舢板,經信河繞蟬河上岸,沒走幾步,就到了溫州衙門。隻見那衙門的外牆巍峨聳立,好不氣派。

原來宋高宗趙構在靖康之難南逃溫州時,曾經把溫州衙門改為行宮,一時之間趙宋的王孫貴族、妃嬪公主雲集在溫州衙門裏,為了確保安全,宋高宗加固了溫州衙門,使得這州衙門看上去格外的氣勢磅礴。

知州張祥雲雖是一宿未睡,但是聽衙役報說陳宜中的公子陳炎來訪,非常高興。昨晚剛剛聽探子說起陳炎的英勇事跡,正想見識下這位丞相公子、少年才俊,沒想到今天就來了,竟急匆匆的穿上官服出門來迎接。

張祥雲出了內院,遠遠的看到陳炎一行三人,當他看到陳炎身後的李嫣時,覺得有些臉熟,仔細一想,不覺愣了一下,腳步一停,喚來一個衙役,附耳吩咐了幾句,才又整了整衣冠,出了衙門。

雙手抱拳,向著陳炎問道:“這位可是陳炎之公子,沒料到如此年輕,真是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

陳炎連忙拱手作揖,答道:“小可正是陳炎,見過張知州!”

身後的李嫣也是低頭曲身拱手道:“張知州,萬福!”

那張祥雲消瘦的臉上堆滿了笑容道:“嫣兒,你怎麼來了,快快到裏麵說話?”

一行人到了張祥雲的書房,張祥雲甫一坐定,就向陳炎問道:“陳丞相可好,現在何處?”

陳炎一拱手,回答道:“回張知州,家父安好,上午在江心嶼拜過高宗禦座,已經回城西老家探視太婆(祖母)了!”

張祥雲一正衣襟,說道:“陳丞相他大駕光臨,怎麼不知會一聲,也好讓本州派人迎接護衛?”

陳炎連忙答道:“這時局不利,家父此次前來溫州,卻是不願大張旗鼓,引人矚目。”說罷心裏暗道:“這陳宜中他倉皇出臨安,可謂落荒而逃,哪有心思和時間知會官府。”

張祥雲徐徐站起身來,麵北而揖拜,問道:“陳賢侄從臨安而來,皇上可是安好?”

陳炎也向北方拱手,長歎一聲道:“皇上已降,此刻恐怕是正在北上元都的途中!”

張祥雲一聽大宋皇帝果然像傳言所說,已經投了元國,不由得悲憤難抑,一隻手掌背烏筋畢露,緊緊地握著身後那張紅木椅子的扶手,人卻始終沒有坐下來。

“嫣兒,真的是你來了,”正在此時,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婦人從門外進來,拉著李嫣,上下觀察道:“幾年不見,嫣兒越發標致了!”

李嫣連忙萬福道:“老夫人可好?”

那老婦人牽起李嫣的手,笑道:“嫣兒怎麼如此見外,老身可是期望著你早日喚我太婆!”

“太婆?李嫣怎會喚他太婆?”陳炎身子一震,一些不好的念頭像水銀般往他心裏澆注,整個人瞬間凝固了。

隻見那老婦人向智雲和陳炎一行禮,客套說道:“感謝這位師父和少年郎千辛萬苦,護送我家未過門的孫媳回來。”

說罷,那老婦人牽著李嫣的手,就要往內院裏去。

此時的李嫣倒是顯得有些忸怩不安,她回過頭來,看了看陳炎,臉上似笑非笑,眼睛裏似乎有些不舍,身子卻跟著老婦人到了書房外。

“對了,陳賢侄,你還是詳細跟老夫說說昨晚的事情吧!”張祥雲饒有興趣的說道,他聽說陳炎昨晚以少勝多,擊潰了蒙古人,很是好奇。

陳炎繪聲繪色將昨晚的事情,前前後後粗略地向張祥雲做了介紹,但是那裏還敢提自己昨晚稱呼李嫣為自家娘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