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總有麻煩(2 / 2)

大樓內有十個行業聯盟,分成上千個尖端實驗室,幾萬個行業精英,每天都好似辛勤的工蜂般,從光腦矩陣裏領取指令,而後進入忘我的科研狀態。科技可以改變文明,他們現在的研究足以改變世界。

諾貝爾獎曾是科研人員眼中的至高榮譽,是學術界的肯定,是對科研人員一生至高的褒獎。而在實驗室裏麵的科院人員已經意識到他們正在成為諾貝爾,隻要他們的科研能順利完成,人類就會被改變。而後就會有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學術獎,他們都可以成為比肩諾貝爾的科學巨匠。

所以實驗室都平穩的運轉,科學家們不關心政治,他們隻在乎學術。甚至都淡漠國界,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改變世界,改變全人類。

在聯盟科技大廈的頂樓,三千台電腦以一千為一組,各領域的專家集聚一堂。對著光腦與矩陣進行破譯。奧普留下的算法已經是智能生命的前身,有著完善的函數,隨著破譯的繼續,每個電腦前的破譯人員都瞪圓眼睛,沉寂在知識的海洋。

八十六歲的比爾白發蒼蒼,幹瘦的身軀忽然間顫抖起來,摸著電腦屏幕興奮的大喊:“看看,都來看看,看看我發現了什麼。這裏麵居然有反向邏輯判定的算法。”說著嘴巴裏還飆出幾個冷僻的單詞,引來幾個人的目光。

比爾被譽為近代計算機之父,本身就是程序員出身的他,一直想要研究出數字生命,而鑒定一台計算機具備不具備數字生命形態,又牽扯到反向邏輯盤判斷,他從十六年前就開始研究,到今天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而就在剛才比爾看到一段反向邏輯判斷的算法,立刻興奮的好似個孩子一樣。

七十三歲的道格拉斯嘴角下彎,憤怒的喊:“老比爾,都怪你,我正在運算主程序的函數,被你這樣一喊,中斷了我的思維。該死!該死!該死!我已經破譯函數十三天了!”

比爾毫不示弱,衝著道格拉斯翻白眼,搖晃著滿頭的白發說:“就你這樣的白癡,十三天還算不出一個函數,真不知道當年你的老師為什麼要給你畢業證!!”

“夠了!”九十二歲的羅本華盛頓中氣十足:“道格拉斯是我的學生,我一直以他為榮,他是全米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函數家。”

“切!”比爾一臉不屑:“十三天還運算不好函數,也配稱之為好函數家!丟人不丟人!”

“不丟人!”羅本華盛頓等著一雙老眼,蒼老的臉上全是老人斑,揮舞手杖指著比爾說:“因為他運算的是基因函數,而且這個函數每天都在變,想要解開他,就要比他更大的運算能力,就要有比他更慎密的反向思維邏輯。”

羅本華盛頓說著站了起來,幹扁的軀體這一刻顯得特別高大:“編寫這套係統的人,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他已經掌握我們所不掌握的計算機語言,甚至還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邏輯知識。隨著對破譯研究的深入,我發現我不是在破譯,而是學習。”

被譽為計算機之父的羅本華盛頓,臉上露出虔誠的光芒,揮舞著手中的手杖,搖晃頭上不多的頭發,用十足的中氣對周圍的人喊:“從現在開始,我們都要換一種心態,我們不是在破譯,而是在學習,學習心得計算機語言。”說著他臉上露出笑容:“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逐漸慷慨激昂的羅本華盛頓:“如果有機會,我想見一見編寫智能程序的巨人,我要拜他為師。”

在純學術的環境中,沒有那麼多的功利,更沒有那麼多的政治,每個學者在意的是發現新世界的喜悅,所以他們才有改變世界的動力。每個科員又都廢寢忘食的沉寂在知識的海洋中。破解被丟到九霄雲外,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學習。

中央情報局專門派來軍情六處的處長費恩,他是個四十來歲的德國人,有著日耳曼的血統,更有著德國人特有的嚴謹。穿著筆挺的軍裝,頭發梳的一絲不苟,腳掌上馬靴擦得鋥明發亮。

站在屋子裏,望著外麵忙碌的人,碩大的液晶屏幕上布滿零和一,這些一代表各方麵破解的進度,如果把這些綜合起來,半個月的時間,三千人,三台矩陣隻完成百分之零點三的進度,如果想要完全破譯,在現有物資和人員的基礎上需要五千天,將近十四年的時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