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吵的是什麼

情愛

作者:海旭

天底下沒有哪對夫妻不吵架,小到買菜做飯收拾打掃,大到買房理財教育孩子,都可能吵得翻天覆地。夫妻吵架,僅僅是為了解決事情嗎? 吵架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情感訴求?

女友跟我抱怨,原本事事遷就她的老公,最近卻要“當家作主”,什麼事都得聽他的。女友但凡發表不同意見,都被駁回,讓她很是不爽:憑什麼都聽你的啊!於是兩人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情感大傷。今年年初股市大熱,一天,她對老公說:“我同事幾個月就賺了快1萬塊了,要不我也買點?”結果老公立馬開砸:“得了吧,你啥也不懂,湊啥熱鬧?家裏我一個人炒股就行了,你就老實待著吧。”

其實女友隻是隨口說說,並沒一定要買,結果老公這一反對,立馬激起了她的鬥誌!你憑什麼不讓我買?憑什麼我就沒資格買?買了就一定賠?應了那句世界名言:“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你不讓我買,我就買!

可買了之後,股市就一路走低。這時,老公在一旁又開始念叨,該拋了。結果,越讓她賣,她越買進,就這麼任性。最後,賠得一塌糊塗。血淋淋的事實麵前,女友終於冷靜下來,仔細想想老公之前說的也沒錯,自己確實對理財一竅不通,也確實不該把家裏的積蓄都放進股市,可當時隻想著不能被老公瞧扁了!而她老公之前用“立威”來獲得尊重的做法,顯然適得其反,不僅無法讓妻子心服口服,更引發了這場權力之爭。

一對夫妻無論多麼相愛,世界觀、價值觀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不同的意見,有爭執,十分正常。問題是,很多夫妻,吵著吵著就背離了就事論事的初衷。夫妻倆誰管錢,不是看誰更適合,而是爭“誰更有資格”;要不要給孩子報英語班,吵到最後,變成爭“誰對孩子更好,誰照顧孩子更多”。這些都是通過爭吵,讓對方認可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

然而,這恰恰是一種不成熟、不自信的表現。其實,在決策某件事情時,聽從對方的意見,讓對方做主,並不意味著我們尊嚴、價值的喪失;尊嚴和價值,也不是通過逼對方屈服換來的。權力之爭,每個家庭都不可避免,卻也是愛情由虛幻到踏實、婚姻由幼稚走向成熟、伴侶由陌生走向熟悉的必經之路。

從較量到理解,從分歧到並存,從麵和到心和,從我到我們,這從來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卻是通向幸福、永遠的唯一的路。

[—請參閱本期P6

《夫妻間隱秘的權力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