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董晴帶亮亮來過婦聯好幾次,婦聯的工作人員都很喜歡亮亮,經常送給他糖果、餅幹和學習用品,甚至還有工作人員從自己不多的工資裏拿出些錢給母子倆。

考慮到亮亮病情的危急,汕尾市城區婦聯勸董晴先帶亮亮到廣州的大醫院去治病,同時,開始積極為亮亮籌備手術費,聯係一些社會愛心人士和相關媒體。

孩子順利進行手術

董晴帶亮亮去了廣州。那段日子裏,董晴經常會給婦聯的工作人員打電話,告訴她們母子倆的近況以及亮亮的病情發展。婦聯的工作人員經常鼓勵董晴,希望她能堅強麵對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在婦聯工作人員的鼓勵和幫助下,董晴變得堅強了許多,她不再像以前那樣,總在電話裏哭哭啼啼,而是變得冷靜和沉著了。

那天,董晴給婦聯打來電話,語氣非常激動,說有一個熱心人決定資助亮亮做手術了。婦聯工作人員聽完也非常高興。隨後幾天,婦聯工作人員不斷打電話給董晴,詢問亮亮手術的進展情況。幾天後,董晴打來電話,說亮亮已經進行了手術,而且很成功。電話這端的婦聯工作人員和領導聽說後,臉上也都露出了笑容。

兩個月之後,董晴和姐姐來到汕尾市城區婦聯,表達自己的謝意。那天,董晴坐下來又開始哭,隻是這一次,她不再是因為無助,而是因為感動。“如果不是婦聯的幫助,我和亮亮今天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看著因為高興而落淚的董晴,在場的婦聯工作人員眼圈也紅了,雖然現場的氣氛濕漉漉的,可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喜悅的。

“此案的處理是婦聯整合社會資源、引入社會救助的集中體現。針對困境婦女兒童的維權問題,我們發揮婦聯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利用報紙等媒體的巨大力量,呼籲社會各界來共同援助,從而有效地解決困境婦女兒童的實際困難。這個過程,也是我們婦聯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的優勢,發揮社會群策群力作用的結果。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傳媒輿論的力量更大,擴大婦女兒童的呼聲,引起各部門及社會公眾的共同關注,有利於婦聯更好地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婦聯工作人員總結了這次幫助董晴的經驗。

專家點評

幼小的亮亮在生命伊始感受到的就是“缺失”:沒有父親的關愛,沒有充足的保障,沒有健康的身體……董晴帶著亮亮輾轉掙紮,直到推開婦聯的那扇門。婦聯本身不是資源的集結地,但是婦聯積極地幫助董晴和亮亮運用福利政策和救助通道爭取到所需的各種資源。醫療保險機製接納了亮亮,為董晴母子提供基本保障,而慈善救助機製則最終解救了母子倆,使他們脫離了眼前的困境。社會保障和慈善公益的綜合運用,不僅是汕尾市城區婦聯此次救助成功的經驗所在,也是我國當前解決諸多民生問題、社會問題的有效路徑,兩者的對接和結合必將大大提升社會福祉!

但是在宏觀敘事之下,對於無助的董晴和無辜的亮亮來說,仍會有一個悄然離去的身影、一個不知所蹤的父親讓他們無法釋懷。董晴和劉立軍的故事在千千萬萬的打工者身上並不鮮見:從家鄉來到異地,找到工作、融入都市、遇到愛人……往下便有了選擇和結局的不同:是從此共同麵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踏入夫妻相守生兒育女的人生新階段;還是輕率交往,最終逃避責任,無視愛人的信任和骨血的依賴隱沒人群?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董晴和劉立軍顯然缺少了一紙證書,尤其是,這份證書也許能夠代表和負載愛情、勇氣和承諾。但是無論如何,亮亮基於血緣關係而依法享有請求父母撫養監護的權利,但“父親劉立軍”能夠感知和回應這來自良知、人倫和法律的召喚嗎?願每個家庭中,親情和愛情不再流失!